Prominent VC in APAC with successful exists, including YAGEO (TWSE:2327), UMC (TWSE:2303), DLink (TWSE:2332), EirGenix (TWSE:6589), and Armorize (NASDAQ:PFPT).
Prominent VC in APAC with successful exists, including YAGEO (TWSE:2327), UMC (TWSE:2303), DLink (TWSE:2332), EirGenix (TWSE:6589), and Armorize (NASDAQ:PFPT).
作者/高敬原 Carlos 明天(13 日)台灣虛擬通貨產業即將迎來歷史性的一刻,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下稱虛擬通貨公會)將在本週四(6/13)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這一步,象徵台灣的虛擬通貨產業從過去的灰色地帶,轉變成一個政府認可的新興產業別,更是台灣循序漸進推動產業監管的最好示範。 區塊鏈(blockchain)是網際網路之後問世的科技技術中,第一個在台灣成立公會的產業,目前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下稱金管會)證券期貨局(下稱證期局)為其主管機關。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虛擬通貨在台灣不只沒有主管機關,加密貨幣在法律上的定位究竟是「貨幣」、「金融產品」還是「商品」也未有定論,甚至在台灣曾被認定為「虛擬商品」而非「資產」,也因為許多與加密貨幣有關的負面新聞頻傳,許多人對加密貨幣貼上了污名化的標籤,也連帶地讓虛擬通貨產業的發展面臨強大逆風。 科技技術是中性的,產業中也有許多努力不懈,希望能讓產業正常發展,並為人類社會帶來正向貢獻的業者。如今,在金管會的要求下,由通過金管會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的業者組成虛擬通貨公會,將在 13 日正式成立,象徵著虛擬通貨在台灣正式邁入產業化的時代。 根據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於 6 月 12 日在立院財政委會的「《洗錢防制法》修正草案與《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之制定對於防制虛擬資產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淪為詐騙工具」及「虛擬資產專法制定進程」專題報告,有關VASP相關事項之管理,係依漸進納管方式,共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發布「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下稱 VASP 洗防辦法),開始納管 VASP。 第二階段:推動設立 VASP 同業公會,並制定自律規範管理。 第三階段:於洗錢防制法增訂 VASP 登記制、明確 VASP 定義及對非法業者課以刑事責任等以加強管理,並研議於子法中採差異化管理。 第四階段:推動虛擬資產管理專法立法,以有效納管市場行為,同時促進金融科技及VASP產業健全發展。 #第一階段:洗錢防制 2017 年在 ICO(首次代幣發行)熱潮的帶動下,台灣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加密貨幣發展,但當時並沒有任何有關的監管政策與法規,政府決定先從「洗錢防治」下手。 為了制定出一套可行的遊戲規則,當年曾有過採取「聲明制」或「許可制」的討論。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名譽理事長,也是虛擬通貨公會籌備會總顧問蔡玉玲,曾在 XREX 共同製作的 Podcast 節目《Web3 大西進》中分享,2018 年當時她在臺灣區塊鏈大聯盟法規組擔任召集人及指導委員,在制訂虛擬通貨監管政策的過程中,曾有一派聲音提出要採用「許可制」,也就是想要業者必須要經過主管機關的許可,才能夠經營虛擬通貨業務的制度。 蔡玉玲回憶,成立公會的構想,早在 2018 年推行洗錢防治聲明時就曾經被提出過,當時產業和幣圈都還很不成熟,一切都在摸索,很難做太過細緻的規範,要成立一個受到監管的公會,必須等到產業發展足夠成熟再推。她強調,做事情必須要考慮對的時機和對的方式,在不明確商業環境底下,管理會變得非常困難,「產業很辛苦,政府會很痛苦……時間的沈澱,有其必要性。」 所幸後來政府採納意見,決定先指定金管會為「虛擬通貨洗錢防治聲明」的主辦單位,而不是直接採用「許可」的制度去管理加密產業。 隔年(2018) 11月 7 日,立法院修正洗錢防制法,將「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之事業」納入洗錢防制法監管體系,並由行政院指定金管會,作為虛擬通貨平台業者的洗錢防制主管機關;接著在 2021 年 6 月 30… ...閱讀更多
重點摘要 在「台灣數位信任協會」成立大會上,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 Wayne 在專題演講中談到,區塊鏈是一本公開帳本,本身就是一台「信任機器」,其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且無須特權的特性,讓任何人都能參與鏈上偵查,成為反詐騙、反洗錢的一份子。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研發科從 2019 年開始就建置 API,當有需要調取嫌疑人在交易所的資料時,API 可以全天候自動回覆,包括:用戶基本資料、錢包地址、交易明細以及登入 IP 等資訊。 XRAY 將在今年底,舉辦台灣第一次「反洗錢駭客松」,將會以一隊四人的方式競賽,且至少有兩隊來自執法機構的特邀隊伍。 文 / 高敬原 Carlos 詐騙問題泛濫,嚴重影響大眾對新科技發展的「信任」,加密貨幣就是最好的例子。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最新統計,2023 年台灣全年的詐騙數量有 37,823 件,其中涉及加密貨幣的案件高達 11,405 件,佔整體比例近三成,財物損失金額則高達新台幣 53.45 億元。不難想像,從一般大眾到檢警調,難免會因為這些龐大的財損而對加密貨幣產生不好的印象,這也影響到了區塊鏈技術的普及與發展。 在「台灣數位信任協會」(Digital Trust Association in Taiwan)成立大會上,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 Wayne 在專題演講中談到,區塊鏈是一本公開帳本,本身就是一台「信任機器」,其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且無須特權的特性,讓任何人都能參與鏈上偵查,成為反詐騙、反洗錢的一份子。 同時,台灣虛擬通貨(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VASP)業者也與檢警調密切的合作,以區塊鏈技術建置防詐的基礎建設,推出許多自動化工具,加快偵查的速度並提高效率,反詐錢包查詢工具 XRAY 就是一個實例,今年(2024)11 月 XRAY 還將在台灣舉辦第一屆「反洗錢駭客松」,讓區塊鏈技術成為「信任」的基礎。 人人都能參與案件偵查!區塊鏈如何打造「信任」? 過去的刻板印象,總是把加密貨幣與「洗錢」和「詐騙」綁在一起,這也讓加密貨幣產業一直蒙受著陰影,難以撕去這個負面標籤。但是,很多人以為加密貨幣可以隱藏犯罪足跡,真正理解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事實是大大相反。 黃耀文談到,區塊鏈技術的特性是公開透明、去中心化以及不可逆,比起傳統的犯罪行為,其實更容易被追查到,也可以讓區塊鏈金融機構,更方便地跟執法單位合作,打擊犯罪行為。 傳統的案件偵查,執法單位必須要向資料的所有者,例如:銀行去調閱資料,才能向下偵查案件,且通常偵查不公開,外界也很難一窺案件調查進度。 區塊鏈因為其技術特性,調查真相的權利回到了所有人手上。不一定要用昂貴的付費工具,僅是透過免費的幣流分析工具,就可以查詢區塊鏈上的交易紀錄,共同參與偵查,這樣公開透明的資訊,可以快速地取得大眾的信任,而這個信任是構築在所有人皆可參與之上的。 黃耀文以今年初發生的台版… ...閱讀更多
重點摘要 智能合約是一種區塊鏈上的協議,只要觸發設定條件,就會自動執行,背後的技術相對複雜,一般人很難辨別異狀,也很容易成為詐騙集團用來詐騙的手法。XREX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兩個常見的「智能合約」詐騙劇本。 第一種詐騙劇本,是利用生成式 AI 工具 ChatGPT 教學中暗藏惡意程式碼,有被害人因此被騙走 10 枚以太幣;第二種詐騙劇本,是取得被害人錢包權限,有金融業者主管因此被騙超過 1100 萬新台幣。 一般人不一定具備識別智能合約惡意指令的能力,XREX 教你四招預防智慧合約詐騙的方法。 作者 / 鄭婷宇 Claire 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問世後,大幅提升人類的工作效率,寫文章、製作影片甚至是寫程式,通通都能透過 AI 代勞,其中又以 ChatGPT 最為熱門。詐騙集團早已嗅到這股熱潮,利用 AI 工具轉變成全新的詐騙劇本。 今天 XREX 要跟大家分享兩個,跟「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有關的新騙術。有被害人在 YouTube 上,想學習用「 ChatGPT 寫自動交易機器人程式」,沒想到機器人沒有建成,卻被詐騙集團騙走 10 枚 以太幣(Ethereum,ETH)總價值約 33,000 美元(依截稿時的以太幣價值計算)。 還有人只因為「填寫資料」,白白送出自己的錢包(Wallet)權限,一位金融業的高階主管因為誤信詐騙集團的投資噱頭,因此被詐騙了超過 1100 萬新台幣,損失慘重。 智能合約是一種區塊鏈上的協議,只要觸發設定條件,就會自動執行,背後的技術相對複雜,就算有異狀,一般人也很難辨別。詐騙集團正是利用這點,將惡意的陷阱藏在智能合約中,讓被害人在不知情下部署智能合約,將跟金庫鑰匙一樣重要的錢包權限,通通交給詐騙集團。 在「智能合約」詐騙劇本中,究竟是如何讓被害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下(也就是部署)惡意合約?又有哪些預防的方式?透過這篇文章一次告訴你。 💡 延伸閱讀:區塊鏈錢包是什麼?一次搞懂運作方式、冷熱錢包差異以及使用情境 認識詐騙劇本前,先搞懂「智能合約」是什麼 在深入瞭解詐騙劇本前,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一種在區塊鏈上,以程式碼編寫而成的特殊協議,是一套靠「條件觸發相應動作」的機制。 白話來說,智能合約就像是一般日常生活中的「簽合約」,只是雙方是使用程式碼來寫條款,而不是紀錄在紙本或電子文件上,每當遇到需要執行合約上的情況時,不需要法律機構、中心化的單位(例如:銀行、律師、會計師)來核對與執行。只要符合程式碼上的遊戲規則,智能合約就會自動執行相對應的動作,擔保買賣雙方履行合約的責任。… ...閱讀更多
親愛的 XREX 用戶您好: 為了提供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並保障使用者權益,XREX 交易所自 2025 年 5 月 13 日(二)起,新增「價格波動提醒」及「價格偏離比例提醒」兩大新機制,皆以「市場風險指標」為基礎設計。當用戶交易前,出現超過特定波動的情況(例如掛單價格與市價偏離過大,或市場價格波動超過預設門檻),系統將主動發出提醒,協助用戶在交易前進行風險評估,及時辨識潛在的交易風險。 此提示機制僅為輔助性參考,並不構成價格建議,亦不代表平台對價格設定進行任何形式之機制審核。XREX 交易所將定期檢視幣種波動特性,並於必要時調整參數設定與提醒門檻,相關異動將另行公告。 「市場風險指標」是什麼? 此次更新,將在各幣種頁面下方,將新增「市場風險指標」 (以美元計算),並包含以下兩種數據,提供用戶在交易前做評估。 年化歷史波動率(Historical Volatility, HV):依照個別虛擬資產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波動計算,協助用戶瞭解不同資產的風險屬性。 合理價格偏離比例:依照個別虛擬資產的年化歷史波動率,來制定合理比例,可作為下單時的參考。 機制一:價格波動提醒 當用戶在使用做交易時,若該幣對 24 小時價格波動,超過該資產年化歷史波動率的一定比例,畫面上就會顯示警示文字:「該幣對近期波動較大,請注意風險。」提醒用戶注意風險。 未來,XREX 交易所也會根據市場波動情況,定期檢視並調整個別資產的年化歷史波動率。 XREX 交易所先前就已推出「限價買賣單與市價偏離提示」和「異常價格訂單攔截」兩種機制保障用戶權益,降低操作失誤的風險,本次再新增「「價格波動提醒」機制,將近一步提升用戶交易體驗,並強化使用者保護。 限價買賣單與市價偏離提示:在 XREX 交易所的限價單價格欄位上,若顯示藍色盾牌提示,代表所設價格較為保險;灰色盾牌提示價格較為不保險。 異常價格訂單攔截:若所設訂單價格,高於市價四倍或低於市價四分之一時,XREX 交易所的操作介面會跳出「訂單價格」提醒,請用戶再次檢查輸入的價格是否正確。 機制二:價格偏離比例提醒 當用戶在使用「現貨」及「信用交易」的限價單交易時,若所設定的下單價格,偏離市場價格達一定比例時,XREX 交易所的介面將顯示警示文字,提醒用戶注意風險。未來 XREX 交易所亦將定期檢視個別幣對,並適時評估調整偏離比例參數。 此機制是根據年化歷史波動率設定的合理價格偏離比例,用以協助用戶在交易時參考市場變動範圍,提升交易判斷的穩定性。 買低賣高:若價格偏離市價超過年化歷史波動率的 25%,將顯示提醒。 買高賣低:若價格偏離市價超過年化歷史波動率的 5%,將顯示提醒。 更多關於「年化歷史波動率」及「價格偏離比例」的詳細資訊,請參考 XREX App 及 XREX 交易所網站上資訊。 以上公告內容,若有疑問,歡迎隨時透過… ...閱讀更多
重點摘要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 2025 年 4 月迎來了第 34 任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他與加密貨幣產業的關係則是相當密切,川普在其就職儀式上,稱讚阿特金斯是「領導這個機構(SEC)的最佳人選」。 阿特金斯表示,SEC 會重新思考加密貨幣託管等政策,並會建立一個「合理、適符合產業需求」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 阿特金斯上任後,馬上面臨 72 檔加密貨幣 ETF 的申請潮,這是他上任後,必須迅速處理的關鍵議題,他的決定,將為產業的未來發展以及國際看待這個產業的方向定調。 文/元 YUAN 在美國第 46 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執政期間,擔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的詹斯勒(Gary Gensler),因為他對於加密貨幣較為保守的態度,且多次採取強硬作為,被外界批評是打壓加密貨幣產業的「幣圈大魔王」。 隨著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於 2025 年初重新執政,外界對下一任主席寄予厚望,期待政策將轉向更為友善。 美國在 2025 年 4 月迎來了第 34 任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他上任後首場公開活動,即參與一場以加密貨幣議題為主的圓桌論壇,展現其高度重視。 但阿特金斯並沒有太長的蜜月期,他一上任就面臨「加密貨幣 ETF 申請潮」的挑戰,他的決定,將可能定調未來產業方向,更會影響國際監管態度與走向。阿特金斯的背景是什麼?產業是否將迎來新局?透過這篇文章一起來認識。 📍現在就報名 👉 XREX ACADEMY 線上課程 曾擔任加密貨幣公司顧問!川普讚新任 SEC 主席:領導此機構的最佳人選 相較於前任 SEC 主席詹斯勒的保守態度,阿特金斯與加密貨幣產業的關係則是相當密切,他曾擔任加密貨幣倡導組織 Digital Chamber 等機構的顧問,也是代幣化公司… ...閱讀更多
2025 是台灣虛擬通貨監管的關鍵年!金管會日前公告《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預計最快在 6 月底前陳報行政院。歷經十多年的野蠻生長,虛擬通貨產業將迎來首部《虛擬資產服務法》專法,從穿草鞋變成穿皮鞋,階段性地邁入體制。 在《Web3 大西進》的【金融業者看幣圈】系列特輯第二集,我們邀請到安侯法律事務所(KPMG) 加密資產與代幣經濟團隊協同主持律師鍾典晏。以下為本集節目完整逐字稿。 蕭滙宗 Winston Web3 大西進,大家好,我是 Winston! 尤芷薇 Yoyo 大家好,我是 Yoyo!這一集是「金融業者看幣圈」系列特輯的第二集。這一集我們非常特別地請來了 KPMG 的律師,要來跟我們聊一聊未來幣圈,或者是加密貨幣產業最新的發展。 那 2025 年其實是台灣虛擬通貨監管非常關鍵的一年,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台灣的虛擬通貨業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VASP 業者,要開始採取了登記制。其實登記許可這一個新的機制上路之後,很多人都知道它其實是一個往特許的路線走,也就是說只有拿到許可登記,才可以開門做生意。預計在今年九月之後,目前的主管機關也就是金管會,它就會公佈首波的名單 第二個讓 2025 年在台灣非常關鍵的一年就是,台灣即將要誕生第一步的虛擬資產服務法的專法。現在大家可能就會直接說,加密貨幣產業要有專法了。那現在在講的專法就是這一個。 這兩項新的進展,其實也是我們今天要請 Winston 還有 KPMG 的鍾律師來跟我們仔細討論的一個部分。那我們先首先邀請鍾律師幫我們跟大家打聲招呼。 安侯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鍾典晏 Yoyo、Winston,各位幣圈的朋友大家好,我是 KPMG 鍾典晏律師。 尤芷薇 Yoyo 對,那我們鍾律師呢,他是 KPMG 的合夥律師,那他也是 KPMG 目前負責加密資產與代幣經濟團隊,擔任協同主持律師的這樣一個角色。 他的專長領域呢,跟大家之前可能在我們節目裡面有聽到,或者在新聞上面常常聽到的幾個關鍵字有關,STO、ICO,或者是現在大家很常聽到的 RWA,這一些代幣發行,或者是去中心化金融、加密貨幣產業未來的一些重點的方向,其實都是鍾典晏律師接下來可以跟我們仔細討論的。 那他也協助了非常多的交易所還有企業,甚至是在一些重要的政策討論會上面,擔任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今天可以幫我們帶來從法界或者是從律師的角度,比較有趣的一個觀點。那首先想問一下鍾律師就是說,我們知道 KPMG 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諮詢的機構,提供非常多重要的意見或顧問的服務,同時也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然後您在裡面是擔任律師的這樣一個角色。其實從 2019… ...閱讀更多
作者/高敬原 Carlos 明天(13 日)台灣虛擬通貨產業即將迎來歷史性的一刻,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下稱虛擬通貨公會)將在本週四(6/13)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這一步,象徵台灣的虛擬通貨產業從過去的灰色地帶,轉變成一個政府認可的新興產業別,更是台灣循序漸進推動產業監管的最好示範。 區塊鏈(blockchain)是網際網路之後問世的科技技術中,第一個在台灣成立公會的產業,目前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下稱金管會)證券期貨局(下稱證期局)為其主管機關。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虛擬通貨在台灣不只沒有主管機關,加密貨幣在法律上的定位究竟是「貨幣」、「金融產品」還是「商品」也未有定論,甚至在台灣曾被認定為「虛擬商品」而非「資產」,也因為許多與加密貨幣有關的負面新聞頻傳,許多人對加密貨幣貼上了污名化的標籤,也連帶地讓虛擬通貨產業的發展面臨強大逆風。 科技技術是中性的,產業中也有許多努力不懈,希望能讓產業正常發展,並為人類社會帶來正向貢獻的業者。如今,在金管會的要求下,由通過金管會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的業者組成虛擬通貨公會,將在 13 日正式成立,象徵著虛擬通貨在台灣正式邁入產業化的時代。 根據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於 6 月 12 日在立院財政委會的「《洗錢防制法》修正草案與《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之制定對於防制虛擬資產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淪為詐騙工具」及「虛擬資產專法制定進程」專題報告,有關VASP相關事項之管理,係依漸進納管方式,共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發布「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下稱 VASP 洗防辦法),開始納管 VASP。 第二階段:推動設立 VASP 同業公會,並制定自律規範管理。 第三階段:於洗錢防制法增訂 VASP 登記制、明確 VASP 定義及對非法業者課以刑事責任等以加強管理,並研議於子法中採差異化管理。 第四階段:推動虛擬資產管理專法立法,以有效納管市場行為,同時促進金融科技及VASP產業健全發展。 #第一階段:洗錢防制 2017 年在 ICO(首次代幣發行)熱潮的帶動下,台灣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加密貨幣發展,但當時並沒有任何有關的監管政策與法規,政府決定先從「洗錢防治」下手。 為了制定出一套可行的遊戲規則,當年曾有過採取「聲明制」或「許可制」的討論。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名譽理事長,也是虛擬通貨公會籌備會總顧問蔡玉玲,曾在 XREX 共同製作的 Podcast 節目《Web3 大西進》中分享,2018 年當時她在臺灣區塊鏈大聯盟法規組擔任召集人及指導委員,在制訂虛擬通貨監管政策的過程中,曾有一派聲音提出要採用「許可制」,也就是想要業者必須要經過主管機關的許可,才能夠經營虛擬通貨業務的制度。 蔡玉玲回憶,成立公會的構想,早在 2018 年推行洗錢防治聲明時就曾經被提出過,當時產業和幣圈都還很不成熟,一切都在摸索,很難做太過細緻的規範,要成立一個受到監管的公會,必須等到產業發展足夠成熟再推。她強調,做事情必須要考慮對的時機和對的方式,在不明確商業環境底下,管理會變得非常困難,「產業很辛苦,政府會很痛苦……時間的沈澱,有其必要性。」 所幸後來政府採納意見,決定先指定金管會為「虛擬通貨洗錢防治聲明」的主辦單位,而不是直接採用「許可」的制度去管理加密產業。 隔年(2018) 11月 7 日,立法院修正洗錢防制法,將「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之事業」納入洗錢防制法監管體系,並由行政院指定金管會,作為虛擬通貨平台業者的洗錢防制主管機關;接著在 2021 年 6 月 30… ...閱讀更多
重點摘要 在「台灣數位信任協會」成立大會上,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 Wayne 在專題演講中談到,區塊鏈是一本公開帳本,本身就是一台「信任機器」,其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且無須特權的特性,讓任何人都能參與鏈上偵查,成為反詐騙、反洗錢的一份子。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研發科從 2019 年開始就建置 API,當有需要調取嫌疑人在交易所的資料時,API 可以全天候自動回覆,包括:用戶基本資料、錢包地址、交易明細以及登入 IP 等資訊。 XRAY 將在今年底,舉辦台灣第一次「反洗錢駭客松」,將會以一隊四人的方式競賽,且至少有兩隊來自執法機構的特邀隊伍。 文 / 高敬原 Carlos 詐騙問題泛濫,嚴重影響大眾對新科技發展的「信任」,加密貨幣就是最好的例子。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最新統計,2023 年台灣全年的詐騙數量有 37,823 件,其中涉及加密貨幣的案件高達 11,405 件,佔整體比例近三成,財物損失金額則高達新台幣 53.45 億元。不難想像,從一般大眾到檢警調,難免會因為這些龐大的財損而對加密貨幣產生不好的印象,這也影響到了區塊鏈技術的普及與發展。 在「台灣數位信任協會」(Digital Trust Association in Taiwan)成立大會上,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 Wayne 在專題演講中談到,區塊鏈是一本公開帳本,本身就是一台「信任機器」,其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且無須特權的特性,讓任何人都能參與鏈上偵查,成為反詐騙、反洗錢的一份子。 同時,台灣虛擬通貨(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VASP)業者也與檢警調密切的合作,以區塊鏈技術建置防詐的基礎建設,推出許多自動化工具,加快偵查的速度並提高效率,反詐錢包查詢工具 XRAY 就是一個實例,今年(2024)11 月 XRAY 還將在台灣舉辦第一屆「反洗錢駭客松」,讓區塊鏈技術成為「信任」的基礎。 人人都能參與案件偵查!區塊鏈如何打造「信任」? 過去的刻板印象,總是把加密貨幣與「洗錢」和「詐騙」綁在一起,這也讓加密貨幣產業一直蒙受著陰影,難以撕去這個負面標籤。但是,很多人以為加密貨幣可以隱藏犯罪足跡,真正理解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事實是大大相反。 黃耀文談到,區塊鏈技術的特性是公開透明、去中心化以及不可逆,比起傳統的犯罪行為,其實更容易被追查到,也可以讓區塊鏈金融機構,更方便地跟執法單位合作,打擊犯罪行為。 傳統的案件偵查,執法單位必須要向資料的所有者,例如:銀行去調閱資料,才能向下偵查案件,且通常偵查不公開,外界也很難一窺案件調查進度。 區塊鏈因為其技術特性,調查真相的權利回到了所有人手上。不一定要用昂貴的付費工具,僅是透過免費的幣流分析工具,就可以查詢區塊鏈上的交易紀錄,共同參與偵查,這樣公開透明的資訊,可以快速地取得大眾的信任,而這個信任是構築在所有人皆可參與之上的。 黃耀文以今年初發生的台版… ...閱讀更多
重點摘要 智能合約是一種區塊鏈上的協議,只要觸發設定條件,就會自動執行,背後的技術相對複雜,一般人很難辨別異狀,也很容易成為詐騙集團用來詐騙的手法。XREX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兩個常見的「智能合約」詐騙劇本。 第一種詐騙劇本,是利用生成式 AI 工具 ChatGPT 教學中暗藏惡意程式碼,有被害人因此被騙走 10 枚以太幣;第二種詐騙劇本,是取得被害人錢包權限,有金融業者主管因此被騙超過 1100 萬新台幣。 一般人不一定具備識別智能合約惡意指令的能力,XREX 教你四招預防智慧合約詐騙的方法。 作者 / 鄭婷宇 Claire 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問世後,大幅提升人類的工作效率,寫文章、製作影片甚至是寫程式,通通都能透過 AI 代勞,其中又以 ChatGPT 最為熱門。詐騙集團早已嗅到這股熱潮,利用 AI 工具轉變成全新的詐騙劇本。 今天 XREX 要跟大家分享兩個,跟「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有關的新騙術。有被害人在 YouTube 上,想學習用「 ChatGPT 寫自動交易機器人程式」,沒想到機器人沒有建成,卻被詐騙集團騙走 10 枚 以太幣(Ethereum,ETH)總價值約 33,000 美元(依截稿時的以太幣價值計算)。 還有人只因為「填寫資料」,白白送出自己的錢包(Wallet)權限,一位金融業的高階主管因為誤信詐騙集團的投資噱頭,因此被詐騙了超過 1100 萬新台幣,損失慘重。 智能合約是一種區塊鏈上的協議,只要觸發設定條件,就會自動執行,背後的技術相對複雜,就算有異狀,一般人也很難辨別。詐騙集團正是利用這點,將惡意的陷阱藏在智能合約中,讓被害人在不知情下部署智能合約,將跟金庫鑰匙一樣重要的錢包權限,通通交給詐騙集團。 在「智能合約」詐騙劇本中,究竟是如何讓被害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下(也就是部署)惡意合約?又有哪些預防的方式?透過這篇文章一次告訴你。 💡 延伸閱讀:區塊鏈錢包是什麼?一次搞懂運作方式、冷熱錢包差異以及使用情境 認識詐騙劇本前,先搞懂「智能合約」是什麼 在深入瞭解詐騙劇本前,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一種在區塊鏈上,以程式碼編寫而成的特殊協議,是一套靠「條件觸發相應動作」的機制。 白話來說,智能合約就像是一般日常生活中的「簽合約」,只是雙方是使用程式碼來寫條款,而不是紀錄在紙本或電子文件上,每當遇到需要執行合約上的情況時,不需要法律機構、中心化的單位(例如:銀行、律師、會計師)來核對與執行。只要符合程式碼上的遊戲規則,智能合約就會自動執行相對應的動作,擔保買賣雙方履行合約的責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