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幣學
新手幣學
25/11/2024
重點摘要 無論要使用哪一種交易所,「安全、好用」絕對是最重要的選擇標準,本文提供選擇交易所的四大指標,協助所有讀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交易所。 在台灣,若想要在有保障的情況下交易加密貨幣,可以選擇證期局公告載於《已完成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之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名單》內的虛擬資產平台業者;此外,在選擇交易所開戶前,可以先上各交易所官網,或是瀏覽 APP 的產品介紹、操作介面是否符合個人喜好與需求。 每間交易所上架的幣種,以及提供的功能都有所不同,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提供這些額外服務的交易所;每間交易所的幣價和手續費也會有些微的差異,若有頻繁交易需求的用戶,可以進一步比較不同交易所之間的手續費與隱藏成本,將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文 / 元 YUAN 搞懂中心化以及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差別後,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挑選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交易所開戶。 對於台灣的用戶來說,多數人的資產都是新台幣,也習慣用新台幣來計算價格,就像是一張台積電股票是多少錢?許多人回答時都會是以新台幣為單位,也不是其他幣別。因此,在購買加密貨幣時,入門就用新台幣購買加密貨幣,因此可以挑選支援新台幣出入金的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才能透過法幣出入金。 在挑選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時,可以優先考量「安全性」、「使用便利性」、「產品及服務內容」以及「市場流動性和手續費用」四大面向。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交易所是什麼?一次搞懂中心化、去中心化差異,以及使用情境 一、安全性 在台灣,若想要在有保障的情況下交易加密貨幣,可以選擇證期局公告載於《已完成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之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名單》內的虛擬資產平台業者,截至目前(2024 年 11 月)已經有 26 家業者完成此聲明。 若是不在名單內的個人幣商、其他業者或是國際平台,就不在台灣市場合格業者之列,也就代表該平台不在受監管的保障範圍內,真的有任何風險,用戶本身所需承擔的風險就比較大,隱藏的成本很高。 此外,也可以先在網路上查看該交易所是否有過駭客攻擊,或資金被盜的前例,以及交易所後續的處理方法。強烈建議使用具備雙重認證(2FA)及其他安全措施的交易所,確保自身資產的安全。 XREX 是由資安團隊起家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不只在台灣完成金管會的洗錢防制遵循聲明,在美國、新加坡、立陶宛等多國都有取得登記許可與牌照,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營收長蕭滙宗 Winston,也是台灣虛擬通貨(VASP)公會的副理事長。 金管會也在今年 7 月 31 日修正公布《洗錢防制法》,新增規範虛擬資產服務業者(VASP)的洗錢防制登記制度。目前「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事業或人員洗錢防制登記辦法」草案也已經正式對外預告。 在這份草案中共有 31 條條文,詳細說明了登記條件與程序,並且設立了業者管理規範及過渡條款。未來登記制度生效後,業者必須在三個月內辦理登記,並在九個月內完成相關手續,未來採取登記制度後,台灣的虛擬通貨業者管理,將邁入全新階段,用戶權益也將獲得更多保障。 圖說:XREX 是由資安團隊起家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不只在台灣完成金管會的洗錢防制遵循聲明,在美國、新加坡、立陶宛等多國都有取得登記許可與牌照。 二、使用便利性 對於新手來說,選擇操作簡單、介面友善且好上手的交易所非常重要。在選擇交易所開戶前,可以先上各交易所官網,或是瀏覽 APP 的產品介紹、操作介面是否符合個人喜好與需求。此外,良好的客戶服務也能幫助使用者,解決交易過程中的問題。 XREX 交易所在今年九月推出「現貨交易 2.0」,除了交易畫面設計變得平易近人、新增幣種介紹,還增加了許多「個人化」巧思,不只是新手友善,而是對人人都友善。 💡延伸閱讀:XREX「現貨交易 2.0」全面升級!個人化體驗對人人都友善,從三大情境看懂怎麼用? 圖說:XREX 交易所在今年九月推出「現貨交易 2.0」,除了交易畫面設計變得平易近人、新增幣種介紹,還增加了許多「個人化」巧思,不只是新手友善,而是對人人都友善。 三、產品及服務內容… Read More
新手幣學
07/11/2024
重點摘要 錢包(Wallet)是區塊鏈世界中人人必備的工具,功能如同「護照」及「身分證」一樣重要,賦予用戶管理、存儲以及轉移數位資產的能力。 「實際的加密貨幣」並不存在區塊鏈錢包內,區塊鏈錢包最主要的功能是管理「私鑰」,錢包又可以細分為「冷錢包」、「熱錢包」以及「交易所錢包」三種類型。 區塊鏈錢包究竟是怎麼運作的?又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錢包?使用上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這篇文章一次幫大家搞懂。 文 / 元 YUAN 進入加密貨幣世界,區塊鏈錢包(Wallet)是人人必備的工具,錢包就像是加密貨幣世界中的「護照」及「身分證」,賦予用戶管理、存儲以及轉移數位資產的能力。 但你知道嗎?「實際的加密貨幣」並不存在區塊鏈錢包內,因為區塊鏈錢包管理的是「私鑰」,跟一般日常使用的街口支付、悠遊卡等,能夠儲值餘額的電子錢包不同。除此之外,區塊鏈錢包還可以細分為「冷錢包」、「熱錢包」以及「交易所錢包」三種類型。 XREX 推出「幣圈小白入門」系列文章,從錢包開始,帶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什麼是區塊鏈錢包?背後的運作原理與類型,以及適合的使用場景。 我的比特幣不在錢包內?區塊鏈錢包到底是什麼? 區塊鏈是一項公開透明的「分散式帳本」技術,所有的加密貨幣都是存在公開的區塊鏈上,要動用鏈上的加密貨幣或是虛擬資產,就必須要持有「私鑰」(Private Key),私鑰就是用戶交易和存取加密貨幣的唯一鑰匙,而錢包,就是用來管理「私鑰」的工具。 在傳統的金融系統中,要領取某個銀帳戶內的資金,靠的是「驗明正身」,銀行行員及系統,會透過查驗證件、生物辨識等方式,確認銀行帳戶所有人的身份;在區塊鏈世界中,是「認私鑰不認人」,只要持有私鑰,就可以存取該錢包鏈上的所有資產。 區塊鏈錢包的使用、管理權,都屬於錢包的擁有者,不屬於任何一家公司、組織及政府掌控。除了用來管理鏈上資產、進行轉帳之外,錢包也很像 Google、Facebook 及 LINE 帳號,可以代表用戶在區塊鏈世界中的身份。 在現今的網路世界中,不管是購物平台或是手機遊戲,大多都可以直接選擇「連結Google帳號」並進行綁定,省去一步步輸入個人資訊的繁瑣流程。 而錢包在區塊鏈世界中,也有類似的用法。只要透過「綁定錢包」,就可以與去中心化金融( DeFi)或區塊鏈遊戲(GameFi)等各種鏈上的應用進行互動。例如許多去中心化社交協議,就可以透過綁定錢包帳號,與其他錢包主在線上聊天互動、轉錢分帳等。 圖說:「實際的加密貨幣」並不存在區塊鏈錢包內,所有的加密貨幣都是存在公開的區塊鏈上,要動用鏈上虛擬資產,就必須要持有「私鑰」(Private Key),私鑰就是用戶交易和存取加密貨幣的唯一鑰匙,而錢包,就是用來管理「私鑰」的工具。 錢包如何運作?私鑰、公鑰及地址又是什麼? 錢包由私鑰、公鑰及地址三大重要元素組成,進一步與區塊鏈互動。 私鑰(Private Key,不可公開):私鑰由一串 256 位數的隨機數組成,如同銀行 App 的密碼,是用來證明錢包持有人的依據,只有持有私鑰的人,才能使用、控制該錢包,因此絕對不能讓外人知道私鑰。但長達 256 位數的私鑰非常難記憶,因此,現在會以「助記詞」(recovery phrase),作為私鑰的另一種表現方式,助記詞通常會由 12 或 24 個英文單字組成,錢包持有者只需要記下助記詞,就能用來推導私鑰。 公鑰(Public Key,可以公開):透過加密算法,所生成唯一與私鑰匹配的數據串,一個公鑰只會對應一個私鑰,主要的功能是生成加密貨幣地址,以及驗證交易簽名。透過私鑰轉換成公鑰非常容易,但是要透過公鑰轉換成私鑰是非常困難的。 地址(Address,可以公開): 如同銀行的帳號,主要功能是收發虛擬資產,代表區塊鏈上的特定「位置」,是由公鑰透過一系列計算得來。 「私鑰、公鑰、地址」三者間的關係,是單向不可逆,只擁有地址,並無法逆向推導出私鑰和公鑰。私鑰及公鑰之間的關係,就像是解開錢包的兩把鑰匙,需要彼此搭配,才能解鎖打開。 每次用戶進行虛擬資產交易時,錢包就會使用私鑰來進行加密簽名,確認這筆交易是真的由用戶發起,之後會經由區塊鏈網絡的驗證,完成交易。 錢包分兩類:冷錢包、熱錢包、交易所錢包差在哪? 加密貨幣錢包可以分為「熱錢包」、「交易所錢包」與「冷錢包」三大類。 熱錢包… Read More
新手幣學
15/10/2024
重點摘要 「買 U」、「打 U」裡面的 U,所指的是美元穩定幣 USDT(泰達幣),這是目前市值最大、流通量最廣泛的穩定幣,背後價值由等值的美債與美元等資產儲備支撐。 由於價格錨定美元,USDT 通常被用來做為加密貨幣與數位資產之間的「交易媒介」及價值衡量的標準,而非投機或炒作的加密貨幣。 今天的「XREX 新手幣學」系列,要帶大家認識什麼是 U?為什麼要買 U?U 在台灣是否合法?如何避免跟 U 相關的詐騙?並盤點買 U 相對有保障的地方。 文 / 高敬原 Carlos 「你收 U 嗎?」、「這筆款項能不能打 U 給我?」、「你現在都在哪裡買 U?」,對已經開始接觸加密貨幣,或是身邊有幣圈好友的人來說,應該對上面這幾句話都不會太陌生,但究竟 U 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這裡的「U」,正確答案指的是 USDT(泰達幣),許多人習慣用 U 來簡稱它。 USDT 是目前市值最大、流通量最廣泛的穩定幣,背後價值由等值的美債、美元等資產儲備支撐。 由於價格錨定美元,USDT 通常被用來做為加密貨幣與數位資產之間的「交易媒介」及價值衡量的標準,而非投機或炒作的加密貨幣。然而,也有許多詐騙集團濫用 USDT 去詐騙不熟悉穩定幣的民眾。 今天的「XREX 新手幣學」系列,要帶大家認識什麼是 U?為什麼要買 U?U 在台灣是否合法?如何避免跟 U 相關的詐騙?以及盤點在哪些地方買 U 最有保障 💡 延伸閱讀:比特幣一顆太貴買不起?小資族「零股」概念也能用在加密貨幣上!不用… Read More
新手幣學
07/10/2024
重點摘要 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項應用,技術本身是中立的,沒有好壞之分。 比特幣現貨 ETF 在今年(2024)1 月,正式獲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推出,比特幣也成為美國政府蓋章認可的新資產。 台灣目前有 26 家業者完成金管會的《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屬於合格業者。 文 / 高敬原 Carlos 談起「比特幣」(Bitcoin,BTC)或是加密貨幣,許多人腦中「詐騙」的警鈴應該已經大響。比特幣究竟是不是詐騙呢? 正確答案是: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項應用,他本身不是詐騙,但很多不肖份子會想利用它來做非法的事情,就像是銀行、通訊軟體、社群軟體一樣。 在台灣,虛擬通貨產業目前由「金管會證期局」擔任主管機關,目前有 26 家業者完成金管會的《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屬於合格業者,使用起來比較能獲得相對應的保障。 比特幣是詐騙還是真資產? 對於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認識還不深的民眾,或多或少都曾懷疑過「比特幣是不是一場騙局?」 比特幣是全世界第一款加密貨幣,也是第一條區塊鏈。它誕生於 2008 年,當時匿名人物「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在這份只有九頁的論文中,提出了一套「去中心化數位貨幣及支付系統」的構想。 那一年,全球正在經歷金融危機,許多人對於現在的金融體系感到失望,因此,不受任何政府機構、單一組織與個人控制的比特幣概念,成為了重塑全球金融體系的新希望,比特幣也被視為對於不滿現行金融體系的回應。 事實上,在《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中,並沒有提及「區塊鏈」(Blockchain)一詞,區塊鏈的概念源自於比特幣的機制。 根據中本聰的設計,比特幣總共只有 2100 萬顆,只要記帳者(礦工)協助將交易紀錄打包成一個「區塊」,就可以獲得比特幣獎勵,比特幣也就是靠這樣的機制,被一點一點開採(發行)出來。眾多交易形成的區塊,串連在一起就形成了龐大、不易被篡改的帳本,這樣的機制後來也被人們稱為「區塊鏈」。 總結來說,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而比特幣是區塊鏈的第一項應用,技術本身是中立的,沒有好壞之分,許多新聞上有關比特幣的詐騙,都是使用比特幣的人,背後存有不正當的動機所導致。 同時,比特幣現貨 ETF 在今年(2024)1 月,正式獲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推出,比特幣也成為美國政府蓋章認可的新資產。 在台灣買幣合法嗎?一招就可判斷 區塊鏈技術歷經大約 16 年的發展,從一開始的蠻荒生長,逐漸發展成一套全新的金融生態系,全球各國政府也逐漸收緊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 目前,台灣虛擬通貨產業的主管機關,是金管會證券期貨局,經濟部與內政部在 2023 年 11 月,正式增訂「虛擬通貨商業」團體業別及業務範圍,加密貨幣在台灣升級成為了一個政府認可的「新產業」。但並非所有加密貨幣交易的平台都是合格的。 金管會檢查局副局長張子敏日前曾表示,只有證期局公告載於《已完成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之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名單》內的虛擬資產平台業者,才可稱為合格業者並會對其啟動金檢,其餘就是違法。截至目前(2024 年 9 月)已經有 26 家業者完成此聲明。 在台灣,跟上述名單上的 26 家合格業者交易加密貨幣相對較有保障,若是不在名單內的個人幣商、其他業者或是國際平台,就不在受監管的保障範圍內,真的有任何風險,用戶本身所需承擔的風險就比較大,隱藏的成本很高。… Read More
新手幣學
27/09/2024
重點摘要 比特幣(Bitcoin,BTC)可以被分割,因此一次不需要買一整顆,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與預算,買入需要的數量就好,最低不到 500 新台幣就能入手。 比特幣每顆可被分成 1 億個單位,最小單位稱為「1聰(sats)」,也就是 0.00000001 (一億分之一)顆比特幣(約 0.02 新台幣)。 買比特幣其實跟買菜很像,可以分為有多少錢買多少幣的「預算派」,以及依照需求,買入相對應顆數「數量派」。 文 / 高敬原 Carlos 「我想買比特幣,但一次一定要買一顆嗎?」、「比特幣這麼貴,我買不起啦~」這是想投資加密貨幣的新手,心中共通的疑問。 正確答案是,比特幣(Bitcoin,BTC)是可以被分割的,一次不需要買一整顆,可以像是去市場買裸裝蔬菜一樣,依照自己的需求與預算,買入需要的數量就好,不到 500 新台幣就能入手比特幣。 以投資的例子比喻,買股票也不需要一次買一張,價格比較高的股票,也可以透過「買零股」方式入手,買所有加密貨幣也都是相同概念,小資族完全不用擔心無法進場,小額投資才是王道! 比特幣可以切成幾塊? 比特幣誕生於 2008 年,當時匿名人物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在這份只有九頁的論文中,提出了 一套「去中心化數位貨幣及支付系統」的構想。 當時全球正深陷金融危機中,單一金融機構錯誤且不透明的決策,就有可能對全世界經濟造成傷害,比特幣的出現,是希望能對抗傳統金融權力過度集中,且不夠公開透明的體制。中本聰最初的構想,是希望比特幣有一天,能成為全球通用的貨幣。 根據中本聰的設計,比特幣總共只有 2100 萬顆,只要記帳者(礦工)協助將交易紀錄打包到區塊鏈上,就可以獲得比特幣獎勵,比特幣也就是靠這樣的機制,被一點一點開採(發行)出來。根據 CoinMarketcap 數據,目前約有超過 1970 萬顆比特幣在外流通。 比特幣是可以被分割的,每顆可被分成 1 億個單位,最小單位稱為「1聰(sats)」,也就是 0.00000001 (一億分之一)顆比特幣(約 0.02 新台幣)。 需要注意的是,每家交易所都設有單筆交易最低金額的門檻,以 XREX 來說,每筆現貨(Spot)及兌換(Convert)交易,最小的交易金額為 10 USD(等值),大約 320 元新台幣。 比特幣可以拆開買,該如何算數量? 根據 2024… Read More
新手幣學
24/09/2024
重點摘要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全球高達 93% 的央行,目前已開展 CBDC 的研究工作,透過 CBDC 可以解決傳統金融的四大問題。 部分國家已經展開 CBDC 測試,中國和泰國是動作相對積極的國家,中國甚至將數位人民幣與該國常用的微信支付串接。 不只是各國央行,許多金融機構、科技公司,也都投入 CBDC 相關的技術研發。 今年(2024)七月,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對外分享了台灣央行數位貨幣(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 的最新進展。 目前台灣央行已經針對「零售支付」(指供一般大眾使用)開發了 CBDC 雛型平台,規劃採雙層式架構發行,之後可以發行「數位現金」供大眾日常支付使用,且已經可以支援「數位券」的金流作業。 不只是台灣,CBDC 發展已經是國際主流趨勢,根據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在 2023 年的一項調查,全球有 86 家央行,都正在積極展開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的開發,像是中國和泰國等國,已經取得了具體進展,並在生活中展開實驗。 本文將一覽全球 CBDC 發展的現況,並深入挖掘在 CBDC 取得具體進展的國家,究竟有哪些新技術與應用,進一步分析 CBDC 的優點與對未來金融系統的影響。 💡延伸閱讀:「數位新台幣」來了!央行推 CBDC 雛型平台,最新進展到哪了?五大特色一次看 全球 93% 央行投入 CBDC 研究!優勢有哪些?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 BIS)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