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 「公鏈」是一種任何人都能參與、驗證和交易的區塊鏈網絡,可區分成公有鏈、私有鏈與聯盟鏈等三大類型。
- 共識機制(Consensus)是公鏈的基礎,能夠確保所有區塊鏈上的帳目一致,且交易安全。本文將介紹三大公共識機制特色。
- 雖然公鏈帶來去中心化和透明性,但仍面臨交易速度慢、手續費高等挑戰。為解決這些痛點,Layer 2 技術(如 Rollups、閃電網絡)隨之興起。
面對各種五花八門的縮寫,以及幣圈特有名詞,總是搞不懂背後的意思,以及所帶來的意義嗎?XREX 交易所推出「30 秒搞懂幣圈名詞」系列,帶大家用 30 秒的時間,快速學會一個新名詞,以及背後所代表的含義。
任何人都能使用與參與!「公鏈」是什麼?
區塊鏈可以依照不同的功能與權限,區分成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私有鏈(Private Blockchain)、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等三大類型。
今天要介紹的「公鏈」,是一種任何人都能參與、驗證和交易的區塊鏈網絡,具備去中心化、透明、安全與無需第三方審核等特性。大家所熟悉的比特幣(Bitcoin,BTC)與以太坊(Ethereum,ETH)都是屬於公鏈。
比特幣是全世界第一條區塊鏈網路,主要的功能,是透過點對點支付,提供安全、無需信任的交易環境,使轉帳更高效;以太坊等支援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的公鏈,則可以在區塊鏈上,打造去中心化應用(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DApp),進而推動 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非同質化代幣)、GameFi(區塊鏈遊戲)等生態應用發展。
公鏈的核心技術:共識機制
共識機制(Consensus)是公鏈的基礎,能夠確保所有區塊鏈上的帳目一致,且交易安全。以下是常見的三種共識機制:
- PoW(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透過電腦設備挖礦,由礦工進行算力競爭,取得交易驗證資格的礦工,可以獲得加密貨幣作為獎勵,此機制能確保安全性。代表性的區塊鏈如:比特幣(BTC)、萊特幣(LTC)。
- PoS(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透過質押區塊鏈網路的原生加密貨幣,來獲得參與驗證交易的資格,此機制因為不需要電腦投入運算,因此能耗較低。代表性的區塊鏈如:以太坊(ETH)、Cardano(ADA)。
- DPoS(委託權益證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一種透過「投票」,來完成驗證的機制。可以透過抵押手上的資產,來取得投票權,藉由投票選出代表者,來驗證區塊鏈上的交易。此機制好處是能提高效率。代表性的區塊鏈如: EOS、TRON(TRX)。
圖說:共識機制(Consensus)是公鏈的基礎,能夠確保所有區塊鏈上的帳目一致,且交易安全,一共有三種常見的共識機制。
三代更迭!看懂公鏈的演變史
- 比特幣(2009):全世界第一條公鏈,開啟去中心化虛擬貨幣時代。
- 以太坊(2013~2015):引入智能合約概念,讓在區塊鏈上打造去中心化應用(DApp)成為可能。
- 第二代公鏈(2017~2020):如 EOS、Tron,專注於提升擴容性與交易速度。
- 第三代公鏈(2020~至今):Solana、Polkadot 等區塊鏈網路,更專注於高效能與互操作性,DeFi 開始迅速發展,進而拓展更多元的區塊鏈應用。
公鏈的未來趨勢與挑戰
雖然公鏈帶來去中心化和透明性,但仍面臨交易速度慢、手續費高等挑戰。為解決這些痛點,Layer 2 技術(如 Rollups、閃電網絡)隨之興起。
傳統的區塊鏈 Layer1,如:比特幣、以太坊,就像是道路主幹道,而鏈上交易就像是車輛在上面行駛,但車一多就會塞車,交易費用(Gas Fee)也會大幅上升,使得小額交易變得不划算,進而影響了用戶的體驗。
Layer2 就像是建在主幹道上的快速道路或高架橋,能容納更多使用者、防止塞車,讓交易速度變快,同時降低手續費。
此外,新一代公鏈(如 Solana、Avalanche)憑藉高效能與低手續費,正在挑戰傳統公鏈的市場地位。
可以期待未來公鏈會持續升級,共識機制、擴容技術與跨鏈互通性都會變得更成熟,讓去中心化應用更普及,推動金融、遊戲、供應鏈等領域的創新發展。
關於 XREX 集團
創立於 2018 年,XREX 集團是一家擁有區塊鏈技術的國際金融機構,與銀行、政府及用戶密切合作,共同改寫金融定義。
XREX 集團將普惠金融視為社會責任並希望為此盡一份心力,持續運用區塊鏈技術推進金融參與權、金融使用權與金融教育權。
XREX 集團新加坡子公司於 2024 年 5 月取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大型支付機構 (MPI) 執照,臺灣子公司鏈科股份有限公司則於 2022 年 3 月完成與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