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金融產品服務平台 Matrixport 台灣區負責人楊淳嵐 Ethan Yang,和 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營收長蕭滙宗 Winston Hsiao,一起在 XREX 新加坡辦公室內,跟我們一起從 TOKEN2049 熱鬧的活動氛圍中,聊聊傳統金融機構對於穩定幣的策略變化,以及「後天才法案」時代的穩定幣新變局。以下為本集完整逐字稿。
尤芷薇 Yoyo
哈囉,大家好!我是 Yoyo。有沒有覺得這一集的《Web3 大西進》的開場非常的特別?這個空間是不是有點相對陌生,但是你又看到非常熟悉的這個 logo 呢?因為我們現在人在新加坡!所以就想說,這一集的《Web3 大西進》,或許可以在我們 XREX 新加坡的辦公室來錄影,也順便讓大家感受一下新加坡這一座城市的這個氣氛。尤其是在 Token 2049 這樣重要的區塊鏈展會的這個過程當中,究竟新加坡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子新的一個想法?然後在這一集,我們也有一個非常特殊,但大家又非常熟悉的來賓。讓我們一起進去吧!
蕭滙宗 Winston
《Web3 大西進》大家好!我是 Winston。
尤芷薇 Yoyo
大家好,我是 Yoyo。這一集非常特別,大家現在可以看到我們這個 Setting,可能跟大家平常看見的不太一樣,因為我們現在就在 XREX 新加坡的辦公室。外面這個窗景非常的國際金融中心的這種感覺,有高樓大廈啊,然後外面有一個很大的港口啊這樣子。那我們這一集的特別來賓呢,如果你們有長期收聽我們的節目的話,應該對他是非常非常熟悉的。
蕭滙宗 Winston
大神,大神!大神又來了!
尤芷薇 Yoyo
而且呢,我們不只在台灣錄喔,我們在新加坡也把他請來!讓我們來歡迎 Matrixport 台灣區負責人楊淳嵐 Ethan Yang!
楊淳嵐 Ethan Yang
大家好!
尤芷薇 Yoyo
我們在錄音的這個時間,10 月 1 號,也就是亞洲最大的區塊鏈展會 Token 2049 開幕的第一天。可是這個是全世界非常大的這種區塊鏈跟加密貨幣相關的展會,所以他一整個星期其實都非常非常的熱鬧,大概有上千場的這種 Side Events,而且全世界的項目方都湧入了新加坡。所以 Ethan 也才會在這邊,他也在新加坡待一個禮拜。然後所以其實有很多的我們的聽眾,沒有機會可以參加 Token 2049,所以想要先請 Ethan 幫我們分享一下,就是你在這邊的感受,就是現在的這個氛圍,還有他們所在討論的這種產業趨勢,是什麼樣子的感覺?
楊淳嵐 Ethan Yang
第一個是今年其實因為比較算是一個加密的牛市,那去年的 Token 2049 的時候其實川普還沒有上任,所以其實整個那時候 Crypto 不管是價格,還是市場流動性還是監管態度,都還是相對於比較保守的。
那今年因為其實你看過去一整年來,其實我們也經歷過了很多的 Memecoin(迷因幣) 或是 Altcoin(山寨幣) 的狂潮,然後比特幣的價格也漲了很多,很多的公司都在做 DAT(數位資產金庫),然後再加上監管態度改變非常的多。所以其實我覺得今年整個市場充滿了牛市的氛圍,很樂觀,然後也可以看到很多來參與盛會的人,住的飯店都比去年要高級了,難怪就是那麼貴!
尤芷薇 Yoyo
好像是這個產業的特性,就是前一年跟後一年還有今年,好像都會有蠻明顯的差別。
楊淳嵐 Ethan Yang
真的,這個規格就差很多,辦 Side Event 的場地都辦得比較好,然後吃的喝的也比較好,這個很明顯 Budget 比去年明顯的增加。
尤芷薇 Yoyo
Ethan 提到這個加密牛市加上監管態度,還有大型機構的加入,確實是今年非常特別一件事情。如果有收聽我們上一集的聽眾就會知道,就是在 Token 2049 的期間,XREC 也連續舉辦了三年的穩定幣高峰會 Stable Coin Summit,然後今年在天才法案已經通過,還有加上 Circle 上市,這些不同的變化之下,其實穩定幣很明顯的也是今年 Token 2049 或整個產業非常非常關注的一個題目。
所以這一集我們也會請 Ethan 來幫我們多聊聊看,就是這個穩定幣的趨勢到底在今年的這個新加坡這場盛會裡面有什麼樣子的變化?就這個穩定幣的熱潮有反映在你所參加活動或者是你遇到的人,他們在討論的話題,你有觀察到這個趨勢嗎?
楊淳嵐 Ethan Yang
有,非常明顯!其實今年有好幾個活動,他比如說像是 DAA Summit ,或是像你們的 Stablecoin Summit 等等的,其實裡面的好多好多 panel,全部都在講穩定幣。
他講穩定幣分成大概分成三個東西,第一個直接就講「發行穩定幣」這件事情,然後第二個就在講 payment,然後第三個甚至就是開始帶到 RWA(現實資產代幣化)。
因為其實大家都看到是你現在各國銀行或政府,都跳進來發穩定幣的時候,其實第一個,鏈上的流動資金會增加;第二個是鏈上流動資金會增加;第二個是,四點上流動資金不再會是以美元 dominate(支配),它可能會有很多 Local Currency(在地貨幣)的穩定幣。那這些穩定幣進場了之後,其實連帶就代表的是什麼?其實代表是各國不同 currency 計價的資產,都有更有商店的可行性。所以其實會帶到很多的 RWA 的議題,尤其加上像我昨天去了一個活動,甚至它的 Opening Speech(開場演說) 是找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的 Commissioner(長官)來越洋連線來做 opening。
所以你可以看到其實現在,以前這個穩定幣這個東西,雖然大家都說流動量很大,或是說成長的很快速等等,但它在這個監管上面,一直都還是處於一個有點妾身未明的狀態。
那你看 Circle 現在成功的上市,然後美國的整個監管態度都改變,甚至也天才法案通過了,直接給它一個很明確的一個法定定位的時候,我覺得很多原本在觀望的銀行都跳進來做了。那這些我們現在看到一些 panel,甚至你可以看到像 Visa、Master 上去,DBS(星展)、 OCBC(新加坡華僑銀行),或是像新加坡的監管的 MAS 的官員,直接就進了幣圈的活動,然後在上面可能做演講,或是做一個 panelist。
這個東西其實在我覺得在一年或是兩年前,是幾乎我們都沒辦法想像的事情。其實我覺得我覺得整個圍繞在穩定幣上面的,當然題材很多,但是我覺得其實大家整個的氛圍,是看到的是傳統金融的機構跟監管機構,都非常熱情的開始擁抱這個議題,而且很努力的想要在這個議題上面,去佔有一個發言權,跟佔一個一席之地。如果是純幣圈的題材上來看的話,我覺得其實講非常多,就是所謂穩定幣的支付鏈。
所以你說像 Plasma、Stable,其實這些鏈很多都在講。那也看到很多的 Layer 1 的公鏈,我就特別不要去講名字了,他們現在也在說,他們要做一個側鏈做一個 Sidechain 專門做 Payment,都在想來搶食全球未來大量的穩定幣支付流水的手續費的這塊大餅。所以我覺得其實看到真的是整個熱潮啊,這個熱情程度跟去年真的很不一樣。
蕭滙宗 Winston
我們以前都知道美國有沒有,不是放鷹就是放鴿,他現在還會放牛呢!
楊淳嵐 Ethan Yang
放牛聽起來好像在唬爛,這個不要這樣講,發現最後全部一場空!
蕭滙宗 Winston
所以其實我們過去,新加坡有兩個很大的這個 event,一個是 SFF(新加坡金融科技展) 嘛,然後一個是這個 Token 2049,其實他兩邊的時機也不會相差很遠。那我們通常以前看到,SFF 都是金融機構,都是銀行,對面過去 Token 這邊就是都是幣圈,今年真的不一樣。
在 2049 的時候,你看到好多好多,就像 Ethan 講的,好多好多這個銀行圈的人,現在都進來這個 Token。所以蠻有趣的,這連續三年我們辦的,這一年就最,感覺那個豐富度最精彩。對,但剛才那個就是最感覺那個豐富度最精彩。
尤芷薇 Yoyo
對,對,但剛才那個 Winston 有提到,就是 SFF 就是 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它是每一年大概 11 月的時候,會在新加坡舉行,它是全世界大家都非常關注的一個金融盛會。
然後 Token 2049 大家就說是區塊鏈的盛會,但就綜合剛才 Winston 還有 Ethan 提到的,其實我們可以看到金融圈踏入幣圈,幣圈踏入金融圈,踏入幣圈幣圈踏入金融圈,大家那種必須和彼此學習靠近,甚至整合的感覺好像是,從他們使用的語言,他們選擇的題目,好像就可以看出這個端倪。然後穩定幣似乎是中間的核心。剛才 Ethan 講到一個詞我很喜歡,他說以前是「妾身未明」,現在穩定幣可以說是「明媒正娶」,可以這樣說嗎?
楊淳嵐 Ethan Yang
好像可以這樣講。
尤芷薇 Yoyo
大家需要開大門,然後把它引進來的這樣。
楊淳嵐 Ethan Yang
登堂入室。
尤芷薇 Yoyo
Winston 你對這個有沒有特別的這種感覺?就是因為以前大概從 2018 年,你就開始聊穩定幣,然後大家可能會覺得幹嘛專注這個題目,無聊然後這個幣也不會漲,也不太會跌到底為什麼要關注這個題目?可是今年到 2025 年似乎不太一樣,登堂入室「明媒正娶」的這種感覺,差異在什麼地方?
蕭滙宗 Winston
其實我們看過去就是,我們 2023 年我們辦第一屆這個 Stablecoin Summit 的時候,其實我們都辦在要不就是這個 2049 透過 2049 前面一天或者後面一天。
你會知道說,到我們辦第一屆的時候,這個峰會是一個很特別性的存在,根本沒有人會講就是穩定幣,然後辦一個這個 Special Event,穩定幣就在那一邊,可是它不是一個會特別被拿出來討論的在幣圈被討論一個話題。可是今年就是很明顯的,跟穩定幣的話題開始變多了,然後包括其實去年就開始有發酵了,去年各個國家有不同的這個穩定幣的一份開始出來,那今年優勢更明顯,真的更明顯。所以你可以說今年可能 Token 就真的是以穩定幣為主軸,還有 RWA 為主軸,所以今年變成了主角。
尤芷薇 Yoyo
如果是以穩定幣跟 RWA 為主角的話,那這個核心的角色,就很顯然是傳統金融機構了,或者是我們可以看到,就是傳統的,我們知道的大型穩定幣發行商,Tether、Circle、Ripple,這些其實都非常的活躍,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新的合作案都在進行當中。
其中一個很大的方向,大家在說的就是,那我要發行我的穩定幣嘛,對,就是我要擁有我自己的穩定幣,無論它是美元穩定幣,或者是其他的貨幣的穩定幣。
那 Ethan 你以前曾經在美林證券、德意志銀行,還有法國興業銀行,其實都有很多的經驗,大概有 15 年的傳統的銀行跟金融機構的經驗。所以你應該對於他們的思維,或者他們的策略方向,是相對比較熟悉的。然後我想要問你就是說,那在現在我們看到,穩定幣已經不只是一個熱潮,它是大家一定要參與的一個運動,或者是下一場重要的革命。那你有觀察到就是傳統金融機構,他們對穩定幣的態度,真的不只是討論,就是它在實質上的轉變,或它怎麼樣影響它的行為跟策略嗎?
楊淳嵐 Ethan Yang
它其實實質上的轉變是還蠻明確的,因為你剛剛提到這幾個銀行,比如說像是他這 CEO 都跳出來說要發了,像是法國興業跟德意志銀行是已經都已經在發行了,然後摩根大通他其實本來就有發行一個算是 B2B,就是機構之間的 settlement 用的,他自己的一個 currency。
所以不是看到他們態度改變,是他們的行為上面也確實明確的真的發生了這個改變。我覺得對坦白說對傳統的這些銀行來說,他們來發穩定幣完全是一個,就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情。因為第一個穩定幣講求信任,其實現在當然像比如說,我們以前就會說 Tether 跟 Circle,我們會去比較說你的儲備的報告,或是誰比較揭露的比較頻繁,或是揭露的 detail 比較多,甚至很多人還會進去看裡面的成分,比如說你的持有的債券的 Credit rating(信用評等),或它的 Duration(期長)長短等等的。其實坦白說,我覺得如果一個銀行來發穩定幣的時候,光是這個銀行的這個名字,就直接碾壓了所有你這些投名的。
尤芷薇 Yoyo
對,他如果發一個儲備報告,我就會說對他有一份報告,然後就相信,就是我好像不需要進去裡面。
楊淳嵐 Ethan Yang
我講一個很直接的,今天你在 JP Morgan 存錢的時候,你會先去看他的財報,決定要不要存錢嗎?沒有人會!他如果他發布說我這一季虧損了,會有很多人把他的錢領出來嗎?不會!因為大家都相信,比如你的資本適足率,你在監管的這個強力的這個,不斷定期的 Audit(審計) 等等之下,你一定會做到一些風險管控嘛。
我覺得這是對大家對銀行,因為畢竟穩定幣發行一向是這幾年的事情,銀行是一個幾百年的行業了。對,然後,所以我覺得大家對銀行的信任度,是非常的高。那再加上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銀行他其實對於這個儲備這些金融資產,他本來就有非常強的基礎設施,它有它的信託的單位,然後它有它的,你說銀行它本身又證券子公司等等的。
那你像 Tether 跟 Circle,他們在做儲備的時候,像 Tether 它到處要在銀行開戶,然後他還要擔心可能哪間銀行,可能被監管關切的時候,他可能還要幫你關戶等等。所以他把流動性拆得非常的散,然後像 Circle 他要儲備的時候,他就去找了 BlackRock 的合作,然後發了一個 Money Market Fund (貨幣市場基金)。
對,但是銀行自己本身,就有這個資產管理公司,就有這個信託單位,就有這個券商。所以銀行來做是非常非常簡單的,他兼具了信任,兼具了傳統金融裡面的這個做儲備的這些 Infra。
然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他知道客戶在哪裡,所有的企業用戶,高資產客戶,個人用戶,貨幣的應用場景會應用在什麼地方,其實就有可能是穩定幣會發生的應用場景會應用在什麼地方,其實就有可能是穩定幣會發生的應用場景,銀行再熟悉不過這些地方了。所以我覺得銀行跳進來做這個東西,是對銀行來說其實坦白說難度很低,銀行來做這個東西,那當然他如果可以賺到這個後面的這個 Carry 的這個利息,對銀行來說又是完全就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其實銀行跳進來做,是非常非常就是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那只是說需要擔心的就是說,如果這麼多銀行都來發了,理解的一件事情那只是說需要擔心的就是說,如果這麼多銀行都來發了,那這些這麼多不同版本的穩定幣,他可能在不同的鏈上,或是說他可能他之間的兌換的方式,或他兌換的匯率等等的,之間要怎麼去做這個互動。
對,這個東西其實就會是未來鏈上會比較需要考驗的東西,因為坦白說以像現在穩定幣最大的交易池,兌換的池就是在 Curve 上面,但是銀行能夠接受這種 AAM(自動做市商) 的方式來對換嗎?
或者是 Curve 的流動性,對於未來的穩定幣市場來說是夠的嗎?其實都明顯的不可能夠。所以以後比如說,你的 JP Morgan 發了穩定幣,跟 Citibank 發了穩定幣,你要怎麼對換?如果這個商家他只接受其中的一種,那就會不會就有點像現在信用卡一樣,對不對?
如果像在台灣你要刷卡的時候,你到時候問你收美國運通嗎?對不對?或是說你 Visa、Master,那你有沒有收 JCB,有沒有收銀聯卡?未來可能穩定幣會變這個樣子,搞不好這個商家是說,我只能夠收其中幾種,有些我不收。後面如果他收到了,假設真的收到了,後面的穩定幣他要怎麼去兌換,或是他要怎麼跨鏈,這些東西其實都會是未來區塊鏈世界這個產業很需要再進一步去發展完備的一些 Infra。
蕭滙宗 Winston
我覺得延續 Ethan 剛剛所講的,他其實他剛剛講的,各種不同品種的穩定幣去做兌換,它其實就是貨幣單一性的概念。如果貨幣沒有單一性有沒有,它市場會比較破碎,市場比較破碎除了沒有效率,也有可能會有系統性的風險。
所以我覺得過去我們其實在這個產業我們都只有講,一開始就只有穩定幣,到後來發現了一個東西叫 CBDC,然後大家開始爭論說什麼是 CBDC,什麼是穩定幣,它兩個差異。可是我覺得從今年開始,我們會再商討一個新的品種,叫做商業銀行存款代幣。
所以我們現在有 CBDC、商業銀行存款代幣,還有一般的穩定幣。當然因為商業銀行存款代幣,我們大家其實還沒有很,各國定義不太一樣。可是我自己看來,我會覺得說,CBDC 我們都知道了,反正它就是法幣的範疇,就是國家發行的央行數位貨幣 OK。商業銀行存款代幣的範疇就是國家發行的這個央行數位貨幣 OK。
那商業銀行存款代幣,其實我認為它最後就會是銀行所發行的穩定幣,它也有可能是 ERC、TRC,就是以太坊這個去發行的,用公鏈發行。可是它實際上的意義,我認為就是銀行發行,而且我不覺得說銀行會想要,就直接就是沿用穩定幣這個名詞 OK,就是有點混雜。
那最後我們所講的穩定幣,穩定幣就是所謂私人發行,像是 Tether 還有 Circle 發行的這一種。那我覺得以貨幣單一性去看這三種三個不同的品種,那當然因為 CBDC 本身就是法幣本身,貨幣單一性是絕對沒有問題的。那我認為這個商業銀行存款代幣的貨幣單一性會比較高一點點,只是不同銀行所發行的各種不同品種穩定幣,或許會透過 CBDC 作為母港作為 API OK,所以它在兌換的時候就很快速,貨幣穩定這個單一性會很好。
那比較沒有貨幣穩定性的,應該會是這個私人發行,像今天 USDC 跟 USDT 要兌換,也是要透過中間化的交易所,所以他並沒有一個母港在幫他做這個 Facilitating(促進)。所以我覺得應該未來會是這三種,這三種三大類會跑出來,那他的分工應該也會越來越明顯。
尤芷薇 Yoyo
Ethan 你也覺得未來應是區分成這三層嗎?
楊淳嵐 Ethan Yang
區分成這三層對沒錯,但是我覺得穩定幣整個起來了之後,像是 CBDC 或者是存款代幣,它的市佔率或者是它的使用的比率,會大幅的被弱化。
我自己個人的看法,因為存款代幣它在使用上還是有蠻多的限制,比如說像現在銀行,其實你可以把想像是開支票,我先存了錢,然後我再拿了一個像是一個存款憑證,然後我可能拿來做支付跟應用等等的。那其實你可以想一個東西就是說,它有點像是一個悠遊卡,你要先 prepay,你要先把一筆錢儲備存在那一邊,然後再拿這個憑證出來。
那這個憑證在鏈上能夠產生什麼樣的用途,我覺得會比較有限,因為銀行在發存款代幣的時候,它一定會在一個它完全可控的一個環境下,那可能會是在一個所謂的聯盟鏈,或是一個銀行自己的私有鏈裡面去發,比較不太可能會發在公鏈上。
那如果說今天,而且像現在這種支票或什麼,你能夠拆分嗎?比如說我給你一張兩萬塊錢的支票,給你一個兩萬塊錢的存款憑證,你可以把它拆成兩萬個單位,然後拿來讓你資產在各個地方去用?然後你最後,最後假設這個人要 Redeem(贖回) 的時候,他要回來找誰 Redeem(贖回)?他要找哪一個銀行,找哪一個分行,去兌換誰名下的存款?
存款都是存款戶去存了之後,再發出來的存款代幣。對,那但穩定幣不一樣,穩定幣是有一個中心化的一個發行商,大家都把錢交給他,然後他去管理。
那他也不是 Prepay(預付)的概念,因為穩定幣他其實有點像是,我還是美元,只是我換成了一個載體,我從沒有區塊鏈技術的,變成一個鏈上的一個穩定幣。換了穩定幣之後,這個錢並不是就鎖在像是鎖在我的悠遊卡,或是鎖在我的這個 PayPal 的帳戶裡面,它還是有很多跟原本沒有鎖之前,就是它是一個法幣,它是一個美元的時候,它有很多一樣的一些應用。
我還是可以拿穩定幣來做投資,我還是可以拿穩定幣來做支付,我才可以拿穩定幣存在某一個 Vault(金庫) 裡面去生利息。那這個東西其實我覺得在概念上面,對使用者來說穩定幣的優勢好很多,你的應用的 use case 比存款代幣要多太多了。所以我覺得當未來有穩定幣的時候,我覺得存款代幣還會有這麼多人去需要這個東西嗎?我覺得相對來說會,我自己本身的看法是比較,我覺得它的發展性會比較有限。
尤芷薇 Yoyo
但無論如何剛才那個,它就無論未來是 CBDC 還是商業銀行的存款代幣,還是穩定幣,其實剛才 Ethan 強調了一個蠻重要的事情,也是所有人都很在意的,就是應用嘛,就是我到底可以拿它來做什麼?因為穩定幣現在大家在討論都是,那我可以支付啊,或者是我可以拿來做交易啊買賣。
可是呢其實區塊鏈這個技術呢,讓錢出現了另外一個可能性,就叫做可程式化,就 Programmable(可程式化)。所以剛才 Ethan 有提到,如果它是一個憑證,或者是當我把我的錢鎖在某一個地方,然後變成一個代幣的時候,我到底可以用這些代幣來做什麼?
對,然後大家其實也都在討論,那如果穩定幣也是一種 programmable money,它不只是可以拿來做支付的話,它到底可以做什麼?可是這個想像目前好像很有未來性,可是不太具體,就是如果當你在想像 Programmable Money 的時候,它是一個怎麼樣子的可能性?我們有可能會有什麼樣子的行為?或者是對於我們的資產,可能還會再出現什麼樣更多元化的應用嗎?
楊淳嵐 Ethan Yang
我覺得 Programmable Money 這個詞的話,其實我就強調就是它的一個可組合性,或是它能夠被自動編程做一些預先安排好的未來會發生的一些支付動作。
所以我覺得圍繞這個詞上面的話,我覺得會分成兩個東西。
一個就是智能合約的應用:穩定幣現在如果只是拿來做支付的話,我覺得是,當然因為這是最大的用量的所在,交易筆數會最多,所以現在其實大家都切入這個市場。但未來我覺得會更期待看到的是,它可能在各種,比如說金融商品,或者是一些商業合約上面的一些應用。因為如果你先有了用智能合約去安排了一些,做了一些設定的話,那這個貨幣的支付交割或者轉換,都可以被預先設計好,在某個情況之下會觸發某一個機制,然後去觸發這個智能合約去讓它去,可能去,比如說我貨到了然後我這個東西就付,或者說我收到了 RWA 債券到期了,自動這個錢就,RWA 資產就會換成穩定幣,然後還回來我的錢包。
這些東西全部都是可以在智能合約裡面去解決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可程式化的東西,會讓未來其實這個區塊鏈,大家都在說區塊鏈,你是不可篡改,不可什麼什麼,智能合約它是有什麼的,這些商業應用,我覺得會讓區塊鏈的好處被更多人看見。
然後另外一個就是所謂的可組合性:因為現在其實如果你以法幣,或是說以金融資產,其實他們的可組合性是很低的,比如說債券就是債券,股票就是股票,錢就是錢。那你要去組合的時候其實你可能都需要銀行,然後透過一些可能做一個 SPV(特殊目的載),然後做一個 Structure 等等的方式,去把它包裝成另外一種金融商品。但未來其實這個東西因為穩定幣在鏈上,RWA 資產也在鏈上,有很多的 DeFi 協議或什麼,他們其實可以非常輕易的,就是去做出一些新的應用。
像我們看到,比如說以 Ethena 這個貨幣來說,因為它是現在鏈上最大的韓系穩定幣,它跟 Bybit 之間就合作,就變化了非常多東西。比如說 Bybit 它現在做的理財產品,原本如果是用 USDT 計價,可能它的年化利息是,比如說我舉例可能 10%,它變成用 USDe Ethena 計價的時候就變成 15%。
為什麼?因為它拿了一個生息的穩定幣來做組合的時候,你能夠組合的資源就變多了,所以你包裝出來的產品,當然你的收益就會變高。或者是說 Ethena 現在你可能拿 USDe 放在交易所裡面,然後去開合約做交易的時候,你同時還可以享受到可能 Ethena 本身的利息,但同時你還是可以在鏈上,還可以在交易所裡面去 trading。
這個以前在傳統金融也是想不到的,以前我要賺利息,我就要準備一筆錢去存款,存在銀行做定存或是買債券,我要去交易衍生性商品,我要另外再拿一筆錢,放在券商戶口去做交易。你看像現在這個在 Ethena 跟 Bybit 這個合作,就看到是這兩種東西已經結合在一起了。對,我相信其實會有更多,像現在好像我記得昨天也看到一個有一個交易所,他現在是你 Circle 的錢 USDC 進來,我給你 Circle 的利率,然後同時還可以讓你在我在我這邊做合約。這種可組合性其實都會是在穩定幣這種鏈上多元資產並存的時候,我覺得它可以延伸出各種無限的可能性。
尤芷薇 Yoyo
因為其實我們之前…
蕭滙宗 Winston
也可能產生系統性風險。
楊淳嵐 Ethan Yang
也是有可能,因為 A 就牽連 B。
尤芷薇 Yoyo
B 就牽連 C。因為我們之前看到有一些智能合約,在非常早期的時候,當然現在因為有審計,或者大家有更多的經驗,可是以前當所有東西變成一個智能合約,它會自動執行,它一觸碰到,它就會自動產生後續的連鎖反應的時候,像 Winston 說的,系統性的風險可能就會有點高對不對?
蕭滙宗 Winston
可能會產生,對啊,就是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啦,越複雜的行為,有沒有會越有風險的可能性,那是一定的鐵律。
尤芷薇 Yoyo
對啊,就像我們現在的生活,基本上跟以前拿蘋果換鳳梨,比起來就風險比較高一點,但是你又可以做很多事情這樣。
楊淳嵐 Ethan Yang
沒錯。
尤芷薇 Yoyo
因為我覺得…
楊淳嵐 Ethan Yang
以前只要擔心水果會壞掉,這個肉會不會臭掉就這樣子,現在可能要想說槓桿會不會爆掉。
尤芷薇 Yoyo
現在可能要想說槓桿會不會爆掉。但是因為我們之前在講加密貨幣的時候,一直都強調一件事情叫做資產配置,就是說當你有一筆資產的時候,你可能會買基金、股票、房地產,可能裡面還要再加上加密貨幣,因為它是一個新的資產。
但是當我們單獨又把加密貨幣拆出來看的時候,裡面它還有更多資產配置的可能性,不只是我買哪一種幣,然後甚至是我持有穩定幣的時候,它的可運用性,或者是像你剛才說的可組合性,然後之後它的可程式設計性,可能都還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可能跟應用的機會這樣子。
因為剛才 Ethan 其實幫穩定幣想了一些我們之前可能沒有辦法想像的場景跟應用,因為很多人就會覺得,哦,穩定幣就是把我的錢上鏈啊就這樣子,或者是哦,把我錢上鏈好,那我現在可以跨國去做支付了,那他就做支付。可是從 Ethan 剛才分享的,其實我們有更多在整個金融系統裡面的可以做的事情,是會因為穩定幣的這項技術,他可能不是單獨自己作為一個工具或商品,他是一項技術了。對,因為穩定幣的技術,所以它可以出現很多可能性。
可是上一集我們在錄音的時候,Winston 他有提到,2023 年當 XREX 第一次主辦 Stablecoin Summit 在新加坡的時候,我們在台上其實有看到很多對發行穩定幣的想法,或者是他覺得穩定幣可以用在什麼地方很狂野的想法,但我們可能同意或不同意,或者是他有一些後來證明他是不可行的。
可是那種創業家的特質,或者那種野性是很令人覺得很興奮的。可是現在 2025 年我們看到,就如同剛才開場說的,天才法案已經通過了,我們大概知道他的規則是什麼了,或者是很多的金融機構已經進來,像 Ethan 說的,他們已經有數百年的經驗了,其實要發行穩定幣這件事情,對他來說某種程度上是很簡單的,變成說要怎麼用才是一個重點。
對,可是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好像大家都走向比較單一的穩定幣的想像跟方向,失去了一些些以前的野性,或者是讓人覺得很興奮,居然可以這樣的這種想法。所以想要先問 Ethan,然後接下來也想要請 Winston 幫我們分享,如果在所謂的後天才法案的時代,當我們真的在討論穩定幣的時候,你會期待什麼樣子的穩定幣的創新?它可能或許和我們現在看到的穩定幣,可以長得有點不一樣。
楊淳嵐 Ethan Yang
你剛提到這個野性消失的問題,其實我倒是沒有太擔心,因為我覺得現在大家看到的都是很單一的,這種銀行出來發這種上銀行發行的穩定幣,然後都是支付型的穩定幣,它儲備非常的單純,然後它也不會有所謂的生息,這種 Yield-bearing(收益型)的這種機制。
但是我覺得現在是因為這些巨頭跳進來,然後佔據了新聞版面。但我覺得我自己的想法是,有這些我們所謂比較 boring 的穩定幣越多的時候,其實比較 sexy 的穩定幣又會更多。像是之前 Circle 進來的時候,大家就說 Circle 是一個非常 legit 的公司,他進來之後 Tether 就被幹掉,但是我們看到的是,Circle 發行量發了可能五六百億的時候,Tether 的發行量增加更多。
因為大家,因為他變成一個趨勢,是你鼓勵人民把他的資產給上鏈的時候,我已經可以接受上鏈這件事情了,那我自然我下一步就會開始選擇,那我要買哪一種穩定幣對我最有利,他可以給我最多的 use case,他給我最高的收益。像以前沒有銀行的時候,大家錢不會放銀行,但大家可以接受我要把錢放在銀行的時候,你就會去開始挑,那我要放哪一家銀行好,哪一家銀行給我的利息比較高,哪一家銀行給我的理財方案,或是這個手續費減免比較好。
對,所以我覺得,當大家可以接受你要把一部分的法幣變成穩定幣的時候,其實才是穩定幣的大爆發,有越多人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的 boring 的穩定幣發行量假設增加了可能 10 個 billion,sexy 的穩定幣發行量只會增加更多。我自己是這樣想。你剛提到一個很重要創新是,我們現在看到其實各國的央行,或者是金融機構都跳進來發穩定幣,代表未來穩定幣不會是美元,當然其實歐元日幣的穩定幣一直都已經有了,但是我覺得他們發行量還很低。
未來越來越多的時候,鏈上會出現一個很重要的需求,第一個就是各國不同穩定幣之間的兌換的匯率,你要怎麼去反映法幣之間的兌換的匯率;第二個是一個就是利率交換這件事情,還有你的遠期外匯,這個東西現在在鏈上是沒有的,但是你可以看像是 Interest Rate Swap (利率交換)或是 Forer rat(遠期利率) 的交易,其實在傳統金融裡面,它的交易量是非常非常驚人的,它是比債券什麼都還最大,它利率衍生性商品是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商品,交易量最大的金融商品,但鏈上現在完全沒有。
那未來這些,比如說我今天我的日幣的穩定幣跟美元的穩定幣,現在交換的匯率是多少,一個月後的一個月期的交換匯率會是多少,這個東西其實一定會慢慢的發展出來。所以現在可以看到的像是像 Pando 或是 Morpho 他現在也做 Fix rate(固定利率) 等等的,這些利率市場的巨頭都跳進來玩了。
台灣現在有一個項目叫 Term Structure,他們做了 TermMax,也是一直在參與這個,在研發在這個賽道上面。我覺得其實這個東西未來應該都會是,是大家目前比較沒有注意到,但我覺得會是有一個很顯著需求的一個 potential 的一個創新的一個競賽的一個賽道。
蕭滙宗 Winston
有沒有覺得那個 Unitas 可以重新啟動了?
楊淳嵐 Ethan Yang
沒錯,Ethan 也是創始股東之一。
楊淳嵐 Ethan Yang
真的要開始了,抱歉都置入了一下。
尤芷薇 Yoyo
有時候跑太快了。所以你現在聽完 Ethan 說的,你對於 sexy 的穩定幣,是覺得開始有一點點信心了嗎?
蕭滙宗 Winston
我自己是這樣看,就是我們今天講創新,抛開我上一集講的野蠻式的創新,我覺得立即會發生的另外一種創新,只變多是在穩定幣鏈上面,因為你現在走入到合規的時代,會有越來越多屬於監管機關的需求,那它會需要,現有的智能合約不見得能夠做得到。
所以我覺得,首先合規的路線,一定會產生不同穩定幣,專門製造穩定幣的鏈,孵化它的產生。我覺得還有第二個,也是跟監管,可是不是這麼直接的相關的是,我認為穩定幣的收入架構,也即將產生很大的質變。怎麼說呢?
我還是覺得這件事情會發生,就是美國,我拿美國做例子,我覺得川普到後來,他可能不會發利息給穩定幣,TBL(貿易融資)的利息出去,也不要說他不會發,因為我們遲早會進入到低利率時代,會再弱回去 OK。那我可不可以說就是 60 天,假如說穩定幣它 50%、60%、70% 必須要是短期的美債,60 天、90 天,而且他把 60 天、90 天的利息放得非常的低,那會造成現有的穩定幣發行商,他的收入結構性的改變,等於說不太可能他還是可以依賴現有的模式,就是已經零售了美債,可是用戶沒有享用,美債不屬於他的,可是他卻拿了利息。我覺得這件事情一定會被改變。
楊淳嵐 Ethan Yang
有可能,所以他們現在都在做鏈,以後要做這個交易手續費。
蕭滙宗 Winston
是,他會轉向由交易手續費為驅動,比如說我創了一條鏈,這條鏈不會有原生幣,他原生幣,假如說 Plasma 或者是 Stable,假如說 Tether 創的,Circle 創的,他的原生幣其實就是他的穩定幣 OK。
會轉向就是,對,信任的來源是因為我美國給的 TBL(貿易融資),用戶是相信你背後的儲備是 TBL(貿易融資),那我為什麼要給你太高的利息?
不合理啊,你要自己去賺,你的收入應該來自於應用交易手續費。那目前為止,這個現在,至少在現在是被公鏈賺走了,ERC 就是被以太坊賺走了。可是未來如果說他們,我覺得跑不掉了,你必須要創自己的鏈,那你就會大肆大肆的從以太坊或者波卡這邊抽走。所以這個會影響什麼?這個也會相對的影響到,我不知道現在就是來自於這個穩定幣 transaction 的收入,佔以太坊幾個 %,佔 Solana 幾個 %,佔波場幾個 %,當這個被抽離了以後有沒有,會發生什麼事情?可是我認為這是一定會發生。對,我覺得接下來我們可以觀察這邊。
尤芷薇 Yoyo
我覺得非常有趣的事情是剛才,因為我很喜歡那個 Ethan 說的 sexy 的穩定幣,當 boring 的穩定幣出現,因為我們都在那邊講支付型穩定幣、非支付型穩定幣,但我很喜歡你說的 sexy 的穩定幣。其實這個在未來市場變得越來越大,主要觀察的核心就是穩定幣的發行量到底變得多大,因為目前來說它還是持續的在長大。
很多人是在說,如果全世界在支付的上面所使用的這些貨幣,如果之後可以用穩定幣的形式來說,它是一個兆元的一個市場。那除此之外,如果各國的貨幣,就是也能夠轉換成穩定幣的形式的話,其實這個市場會比我們現在想像的大的很多,它可能有競爭,但是也有可能像 Ethan 說的,因為市場夠大,所以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它會發生,或許不會長得這麼單一。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所以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它會發生,或許不會長得這麼單一。其實還有一個我覺得會是未來很有趣的,就是 Winston 說的破壞式創新,或者是那種野蠻式創新,某種程度上雖然在穩定幣已經走過去了,可是在這個時代,我們可能會看到的是合規的創新,甚至是系統性的創新,那它會是更長遠的去影響到我們所有的人的生活,跟我們在使用的這個金融系統。
對,然後最後一個,也是我們之前可能沒有跟大家提到,但是我覺得或許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是,目前我們看到的加密貨幣產業裡面做穩定幣的人,他的商業模式其實已經很快速的正在改變當中了。然後我們現在看到,銀行或者是大型的科技巨頭,他們也要開始去發行自己穩定幣的時候,可能也要開始關注到這個變化,因為別人可以賺錢的方式,或許以後三到五年,甚至是幣圈更快,因為幣圈一天人間十年,可能一年之後就變了,就不是這樣賺錢了。
那你要選擇發在什麼鏈上,你要在哪個地方應用,然後你的獲利模式是什麼,甚至你背後的儲備是美債還是什麼東西,都需要去好好的思考。那我們今天非常非常謝謝 Ethan 還有 Winston 幫我們帶來非常多對穩定幣的想像。那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的話,歡迎訂閱、留言、分享,那如果你有任何想法的話,也歡迎留言在下面讓我們知道。那我們就下次再見囉!
Web3 大西進
由 XREX 交易所兩位共同創辦人黃耀文 Wayne 與蕭滙宗 Winston,以及 XREX 集團企業溝通資深總監尤芷薇 Yoyo 輪流主持,帶你了解去中心化的概念,從各面向看懂 Web3 世界。
關於 XREX 集團
創立於 2018 年,XREX 集團是一家擁有區塊鏈技術的國際金融機構,與銀行、政府及用戶密切合作,共同改寫金融定義。
XREX 集團將普惠金融視為社會責任並希望為此盡一份心力,持續運用區塊鏈技術推進金融參與權、金融使用權與金融教育權。
XREX 集團新加坡子公司於 2024 年 5 月取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大型支付機構 (MPI) 執照,臺灣子公司鏈科股份有限公司則於 2022 年 3 月,完成與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金管會) 的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並於 2025 年 9 月 22 日通過金管會的洗錢防制登記,爲通過的九家合規虛擬資產服務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