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市場動態
產業市場動態
05/06/2025
重點摘要 方舟投資(ARK Invest)發布「Big Ideas 2025」報告,預測比特幣(Bitcoin,BTC)在樂觀的情境下,2030 年的價格目標,有望達到 240 萬美元。 報告中列出構成比特幣總目標市場(TAM)的主要資本流入來源,共有六類,其中「數位黃金」主導了大部分基礎情境和熊市的價格支撐;「機構投資」則在樂觀情境中扮演重要角色。 方舟投資的報告,是基於對未來市場規模,以及比特幣普及率的假設,預測和實際結果可能存在顯著差異,提醒所有讀者,不要視未確定的未來走勢為投資建議。 作者 / 元 YUAN 比特幣(Bitcoin,BTC)價格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整後,在 2025 年五月重新站上十萬美金,究竟比特幣市場今年,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重點呢? 以大膽預測聞名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於發布的「Big Ideas 2025」報告中,更新了比特幣在 2030 年的價格目標。 報告透過估算比特幣在 2030 年從各類目標市場(Total Addressable Markets, TAM)可吸引的資金總額,並除以當年預期的比特幣總供應量(約 2,050 萬枚),推算出三種情境下的價格目標: 悲觀情境(Bear Case):50 萬美元,CAGR(年複合增長率)約 32% 基礎情境(Base Case):120 萬美元,CAGR(年複合增長率) 約 53% 樂觀情境(Bull Case):240 萬美元,CAGR(年複合增長率) 約 72% 方舟投資在報告中強調,若2030 年的「各類目標市場吸引的資金總額」以及「比特幣總供應量」預估未能實現,以上的實際價格可能無法達到預期。 圖說:方舟投資(ARK Invest)發布最新「Big Ideas…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03/06/2025
重點摘要 全球最大穩定幣USDT 發行商 Tether,於今年(2025)四月發布了首份黃金穩定幣 XAUt 的官方審計報告,目前 XAUt 擁有超過 7.7 噸的黃金儲備。 Tether 認為,在全球貨幣體系變化日益不可預測的背景下, XAUt 具備黃金價值、數位資產效率,及遵守嚴格監管和執法合規要求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戰略重要性。 XREX 交易所目前也是唯一上架 XAUt 的臺灣交易所,用美金和新臺幣都可以買。 文/元 YUAN、高敬原 Carlos 全球最大穩定幣USDT 發行商 Tether,在今年(2025)四月發布了首份黃金穩定幣 XAUt 的官方審計報告,目前 XAUt 擁有超過 7.7 噸的黃金儲備。Tether 認為,在全球貨幣格局變化多端的現在,代幣化黃金產品 XAUt 具有一定的戰略重要性。 黃金穩定幣 XAUt 是什麼? Tether Gold(XAUt) 是 Tether 與英國貴金屬貿易商 TG Commodities Limited 合作推出的一款與黃金價值綁定的穩定幣,可以在區塊鏈上隨時隨地轉移與交易,持有者可以在 Tether Gold 官網輸入持有 XAUt 代幣的地址,就可以看到所屬對應黃金的序號、純度和重量,隨時掌控自己的資產狀況。…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26/05/2025
重點摘要 每年 5 月 22 日的「比特幣披薩日」(Bitcoin Pizza day),是為了慶祝比特幣第一筆正式的商業交易。全球的比特幣愛好者,都會在這一天,一起吃披薩,慶祝這個傳奇又經典的事件。 美國工程師拉斯洛·漢耶茲(Laszlo Hanyecz)當初用一萬顆比特幣買了兩份披薩,以現在的幣價換算,價值高達 300 億新臺幣,也被稱為「史上最貴披薩」。 「比特幣披薩日」不只是幣圈趣聞,XREX 集團共同創辦人蕭滙宗 Winston 認為,其背後的重要意義,是讓比特幣形成「價值共識」。 文 / 高敬原 Carlos 台灣有一句知名俗諺「三月瘋媽祖」,意思是在每年農曆三月,也就是媽祖生日的時候,全台各地的媽祖廟,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吸引全台信眾進香,更是全球知名的宗教盛事。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也有類似「三月瘋媽祖」等級的年度盛事,也就是每年 5 月 22 日的「比特幣披薩日」(Bitcoin Pizza Day),全球的比特幣愛好者,都會在這一天一起吃披薩,慶祝這個傳奇又經典的事件。 比特幣披薩日不只是趣聞,更對後續加密貨幣的應用與商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讓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並深入探討它對加密世界帶來的改變。 「比特幣披薩日」是在慶祝什麼? 「比特幣披薩日」是為了慶祝比特幣(Bitcoin,BTC)第一筆正式的商業交易。 當時美國有一名電腦工程師拉斯洛·漢耶茲(Laszlo Hanyecz)就想,「是否能用比特幣交換到食物呢?」 於是他在 2010 年 5 月 18 日這天,在論壇 Bitcointalk.org 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公開向網友表示,他想用一萬顆比特幣「買」兩份 Pizza,但貼文發出後,好一陣子都沒有收到任何回覆。 終於,在 2010 年 5 月 22 日這天,他跟一名 19…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21/05/2025
重點摘要 「加密貨幣是否需要報稅?」是 2025 年報稅季的熱門話題。安侯法律事務所(KPMG)合夥律師鍾典晏在《Web3 大西進》第 64 集節目中分享,現階段最需要注意的,是主管機關會「如何定義加密貨幣?」 今年一月,財政部向立法院提交的「加密貨幣所得課稅規定」書面報告,鍾典晏律師表示,這算是現有稅法的大彙整,現階段還沒有推出針對加密貨幣的課稅機制。 鍾典晏律師提醒投資人,無論做任何交易,最好還是留存一份交易的成本以及相關數據在身邊,以因應未來可能新的課稅規則。 文 / 高敬原 Carlos 你完成報稅了嗎?在報稅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曾疑惑「加密貨幣是否需要報稅」呢? 目前台灣「加密貨幣專法」尚未出爐,因此,還沒有正式針對加密貨幣稅務的法律規範。不過在今年一月,財政部向立法院提交的「加密貨幣所得課稅規定」書面報告中,揭露了目前加密貨幣課稅的研議與定義,可以作為初步參考。 安侯法律事務所(KPMG)合夥律師鍾典晏在《Web3 大西進》第 64 集節目中分享,目前財政部提交的這份書面報告,算是現有稅法的大彙整,現階段還沒有推出針對加密貨幣的課稅機制,但仍有許多投資人值得留意的觀念與趨勢。 KPMG 鍾典晏律師:加密貨幣如何定義是課稅關鍵 隨著《虛擬資產管理專法》預計在今年 6 月底前送審,財政部也將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的課稅管理。 鍾典晏律師在《Web3 大西進》節目中表示,針對加密貨幣課稅議題,現階段最需要注意的,是主管機關會「如何定義加密貨幣?」 今年一月,財政部向立法院提交「加密貨幣所得課稅規定」書面報告,將加密貨幣所得課稅,分為「具證券性質」和「非證券性質」兩大類別。 證券(Securities)指的是一種代表擁有某項財產的有價憑證,根據金管證發字第 1080321164 號令規定,具備流通性並符合投資相關法律規定的虛擬資產,可被視為證券,股票、債券及權證,都屬於證券的一種。 💡延伸閱讀:2025 報稅季倒數!加密貨幣要繳稅嗎?財政部向立法院提交的報告怎麼說? 依照目前「加密貨幣所得課稅規定」書面報告的說明,個人買賣「證券性質」的加密貨幣,交易損益適用於所得稅法第 4 條之 1 規定,目前跟股票交易一樣,是免徵證券交易所得稅的。 不過截至目前,虛擬通貨產業的主管機關金管會,尚未將比特幣(Bitcoin,BTC)及以太幣(Ethereum,ETH)等加密貨幣明確歸類為證券。 除了加密貨幣,鍾典晏律師還點出「穩定幣課稅」議題。儘管穩定幣通常與現實世界特定的資產掛鉤,但在不同交易平台間仍可能出現價格差異,產生套利空間。 若對照目前國稅局對於外幣交易的規範,外幣買賣若有獲利,會以「財產交易所得」來課稅,因此,穩定幣交易未來也可能存在被課稅的空間。 💡延伸閱讀:盤點 2025 最新三大報稅詐騙!官方會主動通知退稅嗎?防詐手法大公開 課稅可回溯七年!投資人應妥善保存交易證明 「無限的創意,就會產生無限的權利與義務。」鍾典晏律師提醒,許多新興科技在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是我們現階段還想像不到的,但有一個大原則是,只要交易有獲利,國稅局就能夠追查到。 鍾典晏律師提醒,雖然加密貨幣的交易紀錄,會留存在公開的區塊鏈上,且因為技術特性,無法任意篡改,「但因為國稅局課稅,最久可以回溯七年。」 因此鍾典晏律師提醒,投資人無論進行何種交易,都應保存交易成本與相關數據。如此一來,未來即使面對不同的監管或課稅規則,也能提出自身交易獲利的相關證明。 關於 XREX 集團…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13/05/2025
重點摘要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 2025 年 4 月迎來了第 34 任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他與加密貨幣產業的關係則是相當密切,川普在其就職儀式上,稱讚阿特金斯是「領導這個機構(SEC)的最佳人選」。 阿特金斯表示,SEC 會重新思考加密貨幣託管等政策,並會建立一個「合理、適符合產業需求」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 阿特金斯上任後,馬上面臨 72 檔加密貨幣 ETF 的申請潮,這是他上任後,必須迅速處理的關鍵議題,他的決定,將為產業的未來發展以及國際看待這個產業的方向定調。 文/元 YUAN 在美國第 46 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執政期間,擔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的詹斯勒(Gary Gensler),因為他對於加密貨幣較為保守的態度,且多次採取強硬作為,被外界批評是打壓加密貨幣產業的「幣圈大魔王」。 隨著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於 2025 年初重新執政,外界對下一任主席寄予厚望,期待政策將轉向更為友善。 美國在 2025 年 4 月迎來了第 34 任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他上任後首場公開活動,即參與一場以加密貨幣議題為主的圓桌論壇,展現其高度重視。 但阿特金斯並沒有太長的蜜月期,他一上任就面臨「加密貨幣 ETF 申請潮」的挑戰,他的決定,將可能定調未來產業方向,更會影響國際監管態度與走向。阿特金斯的背景是什麼?產業是否將迎來新局?透過這篇文章一起來認識。 📍現在就報名 👉 XREX ACADEMY 線上課程 曾擔任加密貨幣公司顧問!川普讚新任 SEC 主席:領導此機構的最佳人選 相較於前任 SEC 主席詹斯勒的保守態度,阿特金斯與加密貨幣產業的關係則是相當密切,他曾擔任加密貨幣倡導組織 Digital Chamber 等機構的顧問,也是代幣化公司…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13/05/2025
2025 是台灣虛擬通貨監管的關鍵年!金管會日前公告《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預計最快在 6 月底前陳報行政院。歷經十多年的野蠻生長,虛擬通貨產業將迎來首部《虛擬資產服務法》專法,從穿草鞋變成穿皮鞋,階段性地邁入體制。 在《Web3 大西進》的【金融業者看幣圈】系列特輯第二集,我們邀請到安侯法律事務所(KPMG) 加密資產與代幣經濟團隊協同主持律師鍾典晏。以下為本集節目完整逐字稿。 蕭滙宗 Winston Web3 大西進,大家好,我是 Winston! 尤芷薇 Yoyo 大家好,我是 Yoyo!這一集是「金融業者看幣圈」系列特輯的第二集。這一集我們非常特別地請來了 KPMG 的律師,要來跟我們聊一聊未來幣圈,或者是加密貨幣產業最新的發展。 那 2025 年其實是台灣虛擬通貨監管非常關鍵的一年,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台灣的虛擬通貨業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VASP 業者,要開始採取了登記制。其實登記許可這一個新的機制上路之後,很多人都知道它其實是一個往特許的路線走,也就是說只有拿到許可登記,才可以開門做生意。預計在今年九月之後,目前的主管機關也就是金管會,它就會公佈首波的名單 第二個讓 2025 年在台灣非常關鍵的一年就是,台灣即將要誕生第一步的虛擬資產服務法的專法。現在大家可能就會直接說,加密貨幣產業要有專法了。那現在在講的專法就是這一個。 這兩項新的進展,其實也是我們今天要請 Winston 還有 KPMG 的鍾律師來跟我們仔細討論的一個部分。那我們先首先邀請鍾律師幫我們跟大家打聲招呼。 安侯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鍾典晏 Yoyo、Winston,各位幣圈的朋友大家好,我是 KPMG 鍾典晏律師。 尤芷薇 Yoyo 對,那我們鍾律師呢,他是 KPMG 的合夥律師,那他也是 KPMG 目前負責加密資產與代幣經濟團隊,擔任協同主持律師的這樣一個角色。 他的專長領域呢,跟大家之前可能在我們節目裡面有聽到,或者在新聞上面常常聽到的幾個關鍵字有關,STO、ICO,或者是現在大家很常聽到的 RWA,這一些代幣發行,或者是去中心化金融、加密貨幣產業未來的一些重點的方向,其實都是鍾典晏律師接下來可以跟我們仔細討論的。 那他也協助了非常多的交易所還有企業,甚至是在一些重要的政策討論會上面,擔任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今天可以幫我們帶來從法界或者是從律師的角度,比較有趣的一個觀點。那首先想問一下鍾律師就是說,我們知道 KPMG 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諮詢的機構,提供非常多重要的意見或顧問的服務,同時也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然後您在裡面是擔任律師的這樣一個角色。其實從 2019…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14/04/2025
重點摘要 一年一度的報稅季將在五月登場!XREX 交易所為大家整理目前有關加密貨幣課稅的最新消息,以及立委們的建議。 財政部今年一月,在向立法院提交的「加密貨幣所得課稅規定」書面報告中,揭露了目前加密貨幣課稅規定,分為「具證券性質」和「非證券性質」兩大類別。 如何掌握加密貨幣稅源,是現在國際間重要的議題。「虛擬資產管理專法」專法將在今年 6 月底前送審,財政部預計會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的課稅管理,近一步維護租稅公平。 文 / 高敬原 Carlos 一年一度的報稅季,將在 2025 年 5 月 1 日至 6 月 2 日登場,「加密貨幣是否需要報稅?」、「加密貨幣怎麼報稅?」和「財政部如何要求加密貨幣交易報稅?」成為了今年報稅熱門話題。 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 2024 年 12 月 13 日,國稅局查獲加密貨幣交易漏報所得金額,高達 1.3 億元新台幣,補徵稅額及罰鍰共計 3403 萬 653 元新台幣。 目前台灣「加密貨幣專法」尚未出爐,因此還沒有正式針對加密貨幣稅務的法律規範。不過在今年一月,財政部向立法院提交的「加密貨幣所得課稅規定」書面報告中,揭露了目前加密貨幣課稅的研議與定義,可以作為初步參考。 在報稅季前夕,XREX 交易所為大家整理目前有關加密貨幣課稅的最新消息。 加密貨幣在台灣是「貨幣」還是「虛擬資產」? 根據加密貨幣產業的主管機關金管會的說法,截至 2025 年 4 月,加密貨幣在台灣跟遊戲代幣一樣,屬於「虛擬通貨」,並非貨幣或是支付工具。 賦稅署長宋秀玲在接受立委賴士葆質詢時表示,由於加密貨幣並非貨幣,當交易有獲利時,會依照所得稅法第 14 條第 1 項第 7…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26/03/2025
重點摘要 類似傳統概念上,政府儲備黃金或石油的方式,「比特幣儲備」是指一個國家或機構,將比特幣視為戰略性儲備資產,會定期且主動的購入,並長期的持有這項資產。 川普在今年三月簽署行政命令,將透過刑事與民事案件沒收得來的 20 萬枚比特幣,當作國家儲備資產,雖然目前沒有計畫使用納稅人的錢,「主動」購買更多的比特幣,但未來也不會賣出國家持有的任何一枚比特幣。 比特幣儲備的優點,包括:對抗通膨、去中心化;缺點則包括:價格波動以及安全的風險。 文 / 元 YUAN、 高敬原 Carlos 二度回鍋白宮的川普(Donald Trump),因為在競選期間拋出許多對區塊鏈產業友善的政策,被外界稱為「加密總統」。 在川普提出的「十大加密政見」中,吸引最多鎂光燈焦點的,就是「比特幣戰略儲備」(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 今年三月初,川普正式簽署行政命令,宣布要將美國政府,先前透過刑事與民事案件沒收得來的 20 萬枚比特幣(Bitcoin,BTC),納入國家戰略儲備資產,以此鞏固美國「加密之都」的地位。 究竟什麼是「比特幣儲備」?為什麼比特幣開始被國家和政治人物,視為具有戰略意義的資產呢? 💡延伸閱讀:川普 2.0 的十大加密政策:「加密總統」還自發迷因幣 $TRUMP,如何影響全球產業走向? 什麼是比特幣儲備? 「比特幣儲備」是指一個國家或機構,將比特幣視為戰略性儲備資產,會定期且主動的購入,並長期的持有這項資產,類似傳統概念上,政府儲備黃金或石油的方式。 實體的黃金與石油雖然數量稀少,但依舊有許多存量,還沒被開採出來,因此沒有人可以完全知道全球實際的存量;比特幣則不同,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在一開始創造比特幣時,就用程式碼控制 2,100 萬枚總量,沒有人可以改變,做到了真正的「稀缺性」,再加上其「數位」、「虛擬」的特性,創造出了不同的優勢和風險。 目前,全球各國對於貨幣的戰略儲備,主要以美金為主。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營收長蕭滙宗 Winston 在《Web3 大西進》節目中曾分析,其他國家考慮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的理由,可能是對美元沒信心,或是想降低對於美元的依賴;但美國川普政府對於「比特幣儲備」的考量則完全不同。 川普政府之所以拋出「比特幣儲備」的構想,是因為看到比特幣的發展潛力,因此想要用國家的力量,盡可能的掌握比特幣,確保未來美國的競爭優勢。就如同過去在「金本位」時代時,美國掌握了許多黃金一樣,掌握了資源就能夠擁有話語權。 圖說:「比特幣儲備」是指一個國家或機構,將比特幣視為戰略性儲備資產,會定期且主動的購入,並長期的持有這項資產,類似傳統概念上,政府儲備黃金或石油的方式。 比特幣儲備的優勢: 對抗通膨:比特幣的總量上限為 2100 萬枚,這是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一開始就在開源代碼中嚴格設定,未來也無法調整。這是比特幣跟法定貨幣不同之處,沒有任何人可以任意增加比特幣的總量。理論上這種「稀缺性」,讓比特幣具有抵抗通貨膨脹的能力。當法定貨幣因過度發行而貶值時,比特幣的價值可能相對上升。 去中心化:比特幣持有者掌控私鑰,能對資產擁有「完全控制權」,不需依賴銀行或其他第三方機構。此外,比特幣不受任何單一國家或機構控制,這使其在政治和經濟動盪時,具有一定的避險作用。 便利性:只要有網路,比特幣可以在全球範圍、24 小時隨時交易轉帳,不受營業時間的限制,比實體黃金更方便。 潛在增值空間:儘管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但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如: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都開始關注並投資比特幣,長期來看,接納這項新資產的程度越高,價格就越有上漲的潛力。 比特幣儲備風險:…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13/03/2025
重點摘要 「24 小時不休市」、「全球都能交易」和「即時清結算」等特性,是數位原生世代對於金融服務的預設心態,當他們累積更多投資經驗,開始使用傳統金融服務、做資產配置時,很可能會開始拋出許多個「為什麼?」。 以常見的信用卡點數系統為例,目前難以做到「資訊」以及「價值」同步。這個例子,讓我想到了穩定幣在去中心化帳本上,自動化、即時清結算的應用案例。 若未來銀行真的能發行新臺幣穩定幣,那麼銀行要發行信用卡點數時,背後就可以以新臺幣穩定幣作為儲備,確保其價值性,並透過智能合約發行點數;此外,透過穩定幣作為清算與結算工具的優勢,能實現更加即時、無國界且高透明度的金融體驗。 Web3 拓荒者|黃耀文 Wayne、蕭滙宗 Winston 最近有一條新聞跟「2025 大限」有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幾年前曾呼籲,錄影帶的磁帶,會隨著時間老化導致消磁,2025 年就是這類磁性媒體的「大限」,因此聯合國呼籲家中還有錄影帶的民眾,要儘早將檔案數位化,保存珍貴回憶與資料。 到錄影帶店挑片、甚至要「倒帶」才能回看特定片段的觀影體驗,對早已習慣串流服務的現代人來說,早已成了時代的眼淚。 看影片的體驗如此,金融商品的演變路徑也很類似。 對於一出生就有電腦、網路甚至智慧型手機的 Z 世代以及 α 世代來說,人生第一個接觸到的投資或交易標的,可能不是房地產,也不是股票、基金或債券,而是比特幣、以太幣甚至是迷因幣這些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運行於區塊鏈之上,具有「24 小時不休市」、「全球都能交易」和「即時清結算」等特性。因此,這群數位原生世代對於金融服務的預設心態,就是應該要具備這樣的特性。 當這群數位原生世代累積更多投資經驗,開始使用傳統金融服務、做資產配置時,很可能會開始拋出許多個「為什麼?」。 最近,我跟主跑金融路線、特別關注區塊鏈以及 FinTech 發展的記者林麗珊 Lisa 錄製 podcast 節目《Web3 大西進》時,不到 30 歲的她拋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刷信用卡累積的點數,大多不能即時折抵消費使用?」 這個可能許多人沒有認真想過,甚至已經習以為常的問題,可是對於麗珊這一代的年輕人,這是一件奇怪的事,因為她所熟悉的世界,從網路到區塊鏈,應該要可以達成這件事。 「資訊」及「價值」難同步!盤點點數系統三大困境 銀行信用卡根據不同的產品定位及屬性,大多會有一套回饋機制,可能是現金回饋折抵下一期帳單,又或者是給持卡人點數,用於折抵消費會兌換商品。 但由於信用卡的支付流程,涉及發卡銀行、清算中心、收單銀行與商店等多方角色,一筆交易從確認到計算回饋,往往需要數日的時間,因此很難在交易當下就收到回饋並使用。 目前大多數的信用卡點數(回饋)系統,都有三個共通的挑戰。 第一,是消費獲得回饋的當下,沒辦法立刻折抵使用; 第二,是不同點數系統之間,很難做到轉點及兌換; 第三,一般人很難知道每一點所代表的實際價值,以及背後是否真有相對應的價值儲備。 這是因為每一套信用卡點數系統,都像是一套不公開的私人帳本,背後的運作機制都不同。舉例來說,如果要把一點凱基銀行的點數,兌換成一點遠東商銀的點數,由於兩套點數系統每一點的價值可能不同,因此兩家廠商之間在做點數兌換時,必須要可以做到即時的清結算,背後是一套非常浩大的工程。 這也就是為什麼,市面上多數的信用卡點數系統,無法克服以上三大問題,難以做到「資訊」以及「價值」同步。 圖說:但由於信用卡的支付流程,涉及發卡銀行、清算中心、收單銀行與商店等多方角色,一筆交易從確認到計算回饋,往往需要數日的時間,因此很難在交易當下就收到回饋並使用。 共同規格、共同帳本,穩定幣清算邏輯有哪些好處? 信用卡點數折抵的例子,讓我想到了穩定幣在去中心化帳本上,自動化、即時清結算的應用案例。 加密貨幣的運作機制,是透過在區塊鏈上的「共識機制」完成,也就是每一筆交易產生時,在 10 到 20 分鐘內,區塊鏈上負責驗證交易的礦工,會形成一個對該筆交易結果的共識,如果超過半數的礦工都同意,該筆交易就會被記錄在區塊鏈上,做到「資訊」以及「價值」即時且同步傳遞,同時穩定度、正確性都很高,這樣一套流程,就是一次清結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