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市場動態
產業市場動態
19/08/2024
重點摘要 在「台灣數位信任協會」成立大會上,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 Wayne 在專題演講中談到,區塊鏈是一本公開帳本,本身就是一台「信任機器」,其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且無須特權的特性,讓任何人都能參與鏈上偵查,成為反詐騙、反洗錢的一份子。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研發科從 2019 年開始就建置 API,當有需要調取嫌疑人在交易所的資料時,API 可以全天候自動回覆,包括:用戶基本資料、錢包地址、交易明細以及登入 IP 等資訊。 XRAY 將在今年底,舉辦台灣第一次「反洗錢駭客松」,將會以一隊四人的方式競賽,且至少有兩隊來自執法機構的特邀隊伍。 文 / 高敬原 Carlos 詐騙問題泛濫,嚴重影響大眾對新科技發展的「信任」,加密貨幣就是最好的例子。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最新統計,2023 年台灣全年的詐騙數量有 37,823 件,其中涉及加密貨幣的案件高達 11,405 件,佔整體比例近三成,財物損失金額則高達新台幣 53.45 億元。不難想像,從一般大眾到檢警調,難免會因為這些龐大的財損而對加密貨幣產生不好的印象,這也影響到了區塊鏈技術的普及與發展。 在「台灣數位信任協會」(Digital Trust Association in Taiwan)成立大會上,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 Wayne 在專題演講中談到,區塊鏈是一本公開帳本,本身就是一台「信任機器」,其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且無須特權的特性,讓任何人都能參與鏈上偵查,成為反詐騙、反洗錢的一份子。 同時,台灣虛擬通貨(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VASP)業者也與檢警調密切的合作,以區塊鏈技術建置防詐的基礎建設,推出許多自動化工具,加快偵查的速度並提高效率,反詐錢包查詢工具 XRAY 就是一個實例,今年(2024)11 月 XRAY 還將在台灣舉辦第一屆「反洗錢駭客松」,讓區塊鏈技術成為「信任」的基礎。 人人都能參與案件偵查!區塊鏈如何打造「信任」? 過去的刻板印象,總是把加密貨幣與「洗錢」和「詐騙」綁在一起,這也讓加密貨幣產業一直蒙受著陰影,難以撕去這個負面標籤。但是,很多人以為加密貨幣可以隱藏犯罪足跡,真正理解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事實是大大相反。 黃耀文談到,區塊鏈技術的特性是公開透明、去中心化以及不可逆,比起傳統的犯罪行為,其實更容易被追查到,也可以讓區塊鏈金融機構,更方便地跟執法單位合作,打擊犯罪行為。 傳統的案件偵查,執法單位必須要向資料的所有者,例如:銀行去調閱資料,才能向下偵查案件,且通常偵查不公開,外界也很難一窺案件調查進度。 區塊鏈因為其技術特性,調查真相的權利回到了所有人手上。不一定要用昂貴的付費工具,僅是透過免費的幣流分析工具,就可以查詢區塊鏈上的交易紀錄,共同參與偵查,這樣公開透明的資訊,可以快速地取得大眾的信任,而這個信任是構築在所有人皆可參與之上的。 黃耀文以今年初發生的台版…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15/08/2024
重點摘要 「台灣數位信任協會」在 8 月 14 日宣布正式成立,首屆理事長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前主委、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詹婷怡擔任,並預計將設立七個工作小組,在政策倡議、詐騙識讀教育上盡一份心力。 XREX 加入成為創始會員,其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 Wayne 獲選為協會第一屆理事,並擔任區塊鏈安全小組的召集人。在協會成立記者會上,黃耀文談到,區塊鏈技術就是一項「共識科技」,是數位信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更是當前反詐騙、反洗錢最關鍵的技術之一。 台灣數位信任協會匯集了來自多方的力量,為了將會以實際社會議題出發,深度挖掘數位風險缺口,並積極提出政策倡議,推進政府和各產業建立夥伴關係、推動詐騙識讀教育,建立符合世界潮流的數位信任環境。 作者 / 高敬原 Carlos 詐騙、資安問題嚴重,「信任」是科技時代下的重要議題。因此,「台灣數位信任協會」(Digital Trust Association in Taiwan)在 8 月 14 日宣布正式成立,首屆理事長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前主委、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詹婷怡擔任,並預計將設立七個工作小組,在政策倡議、詐騙識讀教育上盡一份心力。 XREX 加入成為創始會員,其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 Wayne 獲選為協會第一屆理事,並擔任區塊鏈安全小組的召集人。在協會成立記者會上,黃耀文談到,區塊鏈技術就是一項「共識科技」,是數位信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更是當前反詐騙、反洗錢最關鍵的技術之一。 台灣數位信任協會由專業學者、反詐騙志工、意見領袖以及跨領域業者自發性推動,以教育宣導、政策倡議、產業合作、國際交流等四大任務,要跨出建立數位信任發展的第一步。 詹婷怡談到,隨著科技的進步,詐騙已經成為一種產業鏈,希望藉由協會的成立,共同保護台灣的數據經濟發展,「未來大家要一起捲起袖子,共同為台灣數據經濟發展出一份力。」 圖說:XREX 加入成為創始會員,其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 Wayne 獲選為協會第一屆理事,並擔任區塊鏈安全小組的召集人。 XREX 黃耀文任首屆理事!為什麼需要「數位信任協會」? 根據國際資安大廠研究指出,2023 年台灣遭受網路攻擊事件的數量增加超過 80%,每一秒鐘有將近 1.5 萬次攻擊發生,台灣受到的網路攻擊威脅,是亞太之冠。 另外根據刑事局統計,2023 年台灣詐騙財損金額累積高達 88 億元,可以看出資訊安全或詐騙防治,依然是難以完全解決的難題,這也導致社會輿論瀰漫「數位服務不信任」的氛圍。 全球防詐聯盟 GASA 的董事總經理 Jorij Abraham…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13/08/2024
重點摘要 幣圈 KOL 時常會在社群上,分享投資標的及熱門項目,但聽從這些建議,並不保證一定能獲利。本文整理了「JPEX 交易所」以及「防毒軟體之父約翰·邁克菲」做為借鏡,幫助投資人辨識風險,不要誤入陷阱。 有越來越多國家,正針對「KOL 推薦金融商品」建立相關的監管機制或配套措施。其中法國推出認證機制,英國則是禁用「朋友推薦碼」行銷,以及新手買幣強制實施「24小時交易冷靜期」。 台灣目前台灣並無相關規範去約束台灣幣圈 KOL 帶單、曬單,以及鼓勵追蹤者去購買加密貨幣的行為,只能依靠 KOL 心中的道德底線。 作者 / 鄭婷宇 Claire 根據追蹤平台 CoinMarketCap 數據,目前加密貨幣數量高達上萬種,且每天都還在持續增加中,若是選對時機買幣,有機會一夕致富。 但要挑選到對的幣種投資,靠的是經驗以及對於市場消息的敏銳度,因此,有非常多人都會參考幣圈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KOL)的建議,看影片、聽 podcast、加入社群,甚至有些會舉辦大型活動,吸引了大批的追隨者。社群上的資訊確實有參考價值,但若沒有自行求證與控管風險,很有可能會因此虧損,甚至受害。 這篇文章 XREX 整理了兩個買幣慘賠的案例,其中 KOL 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本文也以已經對幣圈投資型 KOL 設立規範的國家為例,以實例做為借鏡,幫助投資人辨識風險,不要誤入陷阱。 跟著專家買準沒錯?那些年,聽信 KOL 買幣慘賠的故事 幣圈 KOL 時常會在社群上,分享投資標的及熱門項目,但聽從這些建議,並不保證一定能獲利。 根據一份牛津大學商事法論壇(Oxford Business Law Blog,OBLB)在 2023 年發表的研究,在 KOL 發布推文的第二到第五天內,平均回報率為 -1.02%;推文發布後的第 90 天,平均回報率就會跌到 -18.9%,由此可見, KOL 的投資建議,並非獲利保證。…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02/08/2024
重點摘要 「比特幣現貨 ETF」通過,讓比特幣成為政府認證的新資產;台灣「虛擬通貨公會」成立,開啟監管時代,這兩大原因,讓 2024 成為將加密貨幣納入資產配置的關鍵年。 相較於傳統金融市場,加密貨幣有:「交易成本低」、「流動性與波動性較高」、「對重要消息反應滯後」這三大優勢。 現階段「技術」、「籌碼」和「消息」是散戶主流的交易方式,新手若要開始將加密貨幣納入資產配置,可以從買入時間點、配置方式、持有方式以及標的這 4 點開始思考下手。 加密貨幣發展仍在早期階段,台股投資人本身就有足夠的投資經驗,開始接觸並認識像加密貨幣這樣的新資產,有更多機會可以掌握「先行者優勢」,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作者 / 高敬原 Carlos XREX 與《今周刊》在 7 月 31 日合作舉辦「2024全球金融展望講座」,邀請財經專家李其展、Matrixport 台灣區負責人楊淳嵐 Ethan Yang,以及 XREX 交易所交易員 Ray Chang,共同分析比特幣最新資產配置趨勢。 談起加密貨幣投資,「詐騙」、「洗錢」、「不合規」可能會是幾個腦中浮現的關鍵字。但隨著比特幣現貨 ETF 的通過、台灣「虛擬通貨公會」的成立,讓比特幣(Bitcoin,BTC)成為受到監管的正規資產。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對自己的財富和資產有意識且有配置策略的人,都應該開始關注並認識這個新資產,並思考如何在這波新資產浪潮中,掌握自己的專屬機會。 兩件大事,讓比特幣地位大翻轉 2024 年發生了兩件大事,讓比特幣的地位從此改變。 首先在一月份,全球最有影響力和信譽的 I’ll金融監管機構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通過了「比特幣現貨 ETF」(以太坊現貨 ETF 也在七月通過),讓比特幣成為政府認證的新資產。 7 月,在美國財經頻道《CNBC》的熱門節目 Mad Money 上,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投信(BlackRock)的執行長拉里·芬克(Larry Fink)表示:「我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合法且正當的金融商品。」這句公開發言,更加鞏固了比特幣作為新資產的地位。 第二,加密貨幣目前在台灣,受到金管會證期局監管,「虛擬通貨公會」也在 6 月正式成立,正式開啟監管時代。…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02/08/2024
重點摘要 台灣及全球的加密貨幣普及率,大約落在 5%,如果要進一步推升普及率,那麼「新台幣交易深度」就會是左右成敗的關鍵拼圖。 新台幣交易深度不足會導致兩大問題,第一是金流全都跑到海外;第二是消費者權益沒有保障。 XREX 在今年七月推出「類台股交易體驗」,讓用戶直接以新台幣買賣加密貨幣,流程如同以新台幣購買股票,當要將獲利提出時,就不需要在不同幣種間轉換。 作者 / 高敬原 Carlos 比特幣(Bitcoin,BTC)的命運在 2024 年大翻轉,全球最有影響力和信譽的金融監管機構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一月份正式通過了「比特幣現貨 ETF」,比特幣成為被認可的新資產。 7 月份,在美國財經頻道《CNBC》的熱門節目 Mad Money 上,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投信(BlackRock)的執行長拉里·芬克(Larry Fink)公開表示:「我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合法且正當的金融商品。」 台灣在這波加密貨幣產業化、正式化的浪潮下也沒有落後,「虛擬通貨公會」在今年 6 月成立,加密貨幣產業正式納入監管,以自律規範做為大監管時代的起手式。全民投資比特幣的時代揭開序幕,但投資環境真的準備好了嗎? 加密貨幣已經問世 16 年,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營收長蕭滙宗 Winston 估算,台灣及全球的加密貨幣普及率,大約落在 5%,如果要敞開雙臂迎接台股投資人加入,並進一步推升普及率,那麼「新台幣交易深度」就會是左右成敗的關鍵拼圖。 新台幣交易深度不足,台灣市場面臨 2 大問題 台灣交易加密貨幣的量其實很多,但過去 10 多年,卻一直無法把資金留在台灣,背後暗藏「新台幣交易深度」與「消費者權益保障」兩大問題。 問題一:新台幣交易深度不足,金流全都跑到海外 蕭滙宗以 2022 年 FTX 交易所倒閉事件為例,當時台灣受災戶的金額排名全球前七名,這代表台灣投資人,長期在台灣交易所用新台幣買 USDT 等穩定幣,就直接轉移到海外的交易所交易,這導致金流全部跑到國外去,也間接與直接導致第二大問題:消費者權益無法保障。 這背後的關鍵是,現在所有新台幣交易對的訂單簿(Orderbook)深度,對用戶來說都還太淺,同樣都是買比特幣,在台灣買的價格波動,很大機率會比海外大型交易所大,投資人自然會選擇在海外平台交易。 問題二:監管時代下,消費者權益無法保障 加密貨幣的世界沒有國界,民眾在國內外交易所之間轉移的門檻很低,但蕭滙宗看到的問題是,在監管時代下,台灣政府在海外沒有管轄權,如果海外交易所倒閉,如同先前的…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26/07/2024
重點摘要 現在,是將加密貨幣納入資產配置的關鍵時刻,原因有兩個:「台灣虛擬通貨公會」成立、加密貨幣影響力融入金融體系。 但虛擬資產要快速普及,必須大幅降低市場教育成本,如果可以模擬和套入現有的金融工具與平台方式,會是讓大眾認識和理解虛擬資產最好也最快的方式。 「類台股」交易體驗非常重要,應該要讓一般民眾,直接用新台幣買加密貨幣,再賣成新台幣輕鬆結算,無論是想存在交易所錢包,會是提領到銀行帳號領出都可以。 作者 / 高敬原 Carlos 從比特幣現貨 ETF 的通過,到台灣「虛擬通貨公會」的成立,都說明了今年是加密貨幣被認可為「新資產」的新紀元,當加密貨幣開始「出圈」,也代表總體經濟與加密貨幣市場的關係日趨緊密,所有人也該開始思考,是時候將這個新資產,視為金融與財務配置中的一環。 一談及區塊鏈,許多人可能會覺得困難或陌生,更遑論是工具操作與平台選擇,這些都是目前台股投資人要將加密貨幣納入資產配置時,所面臨最大也最直接的挑戰。如何降低這個門檻,會是重要關鍵。 從過往的經驗可以得知,要讓大眾去接納和熟悉一個新資產的出現,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以既有熟悉的方式開始認識與接觸。目前國際上各大金融機構的策略發展,也都是朝這個方向推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開始思考,加密貨幣產業是否需要「類台股」的交易體驗呢? 總體經濟與加密貨幣市場,關係遠比想像更緊密 現在,是將加密貨幣納入資產配置的關鍵時刻,原因有兩個。第一,隨著「台灣虛擬通貨公會」在今年(2024)6 月正式成立,產業正是邁入監管時代;第二,是加密貨幣的影響力,也已經開始融入金融體系。 XREX 共同創辦人暨營收長蕭滙宗 Winston,在 XREX 製作的 Podcast 節目《Web3 大西進》「總經專家李其展從股匯市走向加密貨幣,如何掌握先行者優勢?」中談到,總體經濟與加密貨幣市場的關係,遠比想像中還要緊密。 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的交互,一共走過三大階段。 在約略 10 年前,比特幣的價格波動與時事話題有很高的關聯性,偏向議題的炒作,無論是戰爭、通膨、金融危機還是區域緊張,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會讓幣價大漲或大跌落,投資人將加密貨幣當成傳統資產的對沖或避險工具。 後來,隨著大型機構與華爾街開始進場,像是交易所 BitMEX 在 2016 年推出「永續期貨」(Perpetual Futures),許多機構開始投入交易,這讓加密金融與總體經濟、傳通金融的走向趨於一致。 圖說: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的交互,一共走過三大階段。隨著大型機構與華爾街開始進場,讓加密金融與總體經濟、傳通金融的走向趨於一致。圖片來源:Canva 目前,因為全球對於美元體系開始出現質疑,並渴望多元化資產配置,因此有越來越多傳統金融的資金流向加密貨幣。例如今年(2024)二月,資產管理巨頭富達(Fidelity)更新旗下交易所交易基金產品「Fidelity All-in-One ETF」的投資組合配置,目前該產品中提供 4 種不同的 ETF,加密貨幣分配範圍將達到 1% 到 3%。 也因此,加密貨幣又從與傳統金融走向類似,走回到了對沖與避險的特質,但和最初僅限於新聞或是市場上「風聲」影響,在區塊鏈技術有更多應用與發展,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有更多總體經濟與實質面的基礎做支撐。 擁有超過 15 年總體經濟與外匯分析及實務操作經驗的財經專家,人稱「大佛」的李其展在節目中也提到,有「三種人」應該從現在就開始投資加密貨幣。 第一,是本來就有在投資國際金融商品的人,加密貨幣本來就是與全球市場交易,比起傳統的金融商品(如美股),操作的門檻低很多;第二,是想投資新東西的人,有過傳統金融投資金經驗的人,可以嘗試將部份資金配置在加密貨幣上,增加投資組合多元性;第三,是適合純粹用技術面操作的人,加密貨幣不僅波動性更大,而且全年無休,不像股市有休市的限制,潛在獲利與操作的空間更大。 搞懂錢包技術太難!將虛擬資產融入現有工具是關鍵…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23/07/2024
重點摘要 傳統金融、區塊鏈金融界線日趨模糊,現在正是台股投資人,進場參與加密貨幣投資的關鍵時刻。除了美國正式推出比特幣現貨 ETF ,灰度(Grayscale)、貝萊德(BlackRock)這些資產管理公司,都有推出配置比特幣的基金,台灣「虛擬通貨公會」也正式成立,金融機構與監管單位的態度都出現變化。 比特幣不只有價值,更是一款大家都認證的「新資產」。加密貨幣在金融上的應用,和既有的金融概念並沒有差異,因為金融就是金融,只是工具和標的出現了更多元豐富的選擇。 作者 / 高敬原 Carlos 從 2008 年發明以來,比特幣(Bitcoin, BTC)的地位在過去 16 年裡,歷經了巨大的轉變,從一度被痛批「毫無價值」,到現在成為金融專家和投資機構認真看待的「新資產」。 比特幣用時間證明了自身的價值,傳統金融、區塊鏈金融界線日趨模糊,而現在,正是台股投資人,進場參與加密貨幣投資的關鍵時刻。 全民投資比特幣時代來臨!從三大轉變看起 從美國而起的次級房貸危機,在 2008 年形成撲向全球的「金融海嘯」,許多曾被民眾信任的銀行、金融機構陷入破產倒閉危機,讓人們見識到中心化金融機構的脆弱。 比特幣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匿名人物「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網路上,發表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提出了「去中心化數位貨幣及支付系統」概念。 中本聰一開始的設計,是希望比特幣能成為新一代的全球通用的貨幣,對抗中心化金融的脆弱。 雖然願景很美好,但一開始認識比特幣價值的人很少,還因為匿名、去中心化的特性,被不肖分子濫用於暗網交易、詐騙等不法行為。 在法律定位上,目前只有位於中美洲的薩爾瓦多(Salvador),將比特幣設為該國法幣;XREX 法遵團隊曾撰文分析,多數監管單位為了避免金融詐騙與市場操縱,大多將傳統金融商品的管控方式,直接套用在加密貨幣投資上;樂觀看待加密貨幣發展的國家,則會將加密資產歸類為商品,也更願意和民間企業合作,共同防堵逃漏稅及洗錢行為。 圖說:在法律定位上,目前只有位於中美洲的薩爾瓦多(Salvador),將比特幣設為該國法幣。圖片來源:Canva 根據中本聰的設計,比特幣的發行總量只有 2100 萬枚,因為跟黃金有類似的稀缺性以及價值存儲功能,因此也被稱為「數位黃金」。 中國工商銀行(ICBC)在今年 6 月的一份分析報告中,也罕見稱讚比特幣由於稀缺的特性,宛如是「數位黃金」;前央行總裁彭淮南,更早在 2013 年就說過,比特幣類似於一種貴金屬。 但比特幣是否真的存在價值,這 16 年來也受到不少批評。 美國知名對沖基金巨鱷、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執行長比爾·艾克曼(Bill Ackman),就曾痛批比特幣毫無內在價值,還說他絕對不會投資,但艾克曼在今年(2024)三月時改口,表示會開始考慮買入比特幣。 比特幣到底有沒有價值?是不是真正的「新資產」?台股投資人能進場了嗎?看以下 3…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19/07/2024
重點摘要 台灣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發展,已經走到原型建構階段,今年(2024)7 月,央行總裁楊金龍以「數位貨幣發行之規劃與貨幣之數位轉型」為題,分享目前已經建置完成的「零售型的 CBDC 雛型平台」。 「零售型的 CBDC 雛型平台」一共有五大特色,預計推出「不記名」與「記名」錢包,還能與數發部串連發行「數位券」。 台灣發行 CBDC 目前沒有明確時間表,央行總裁楊金龍認為,推動 CBDC 並非一場國際競賽,未來的世界,實體鈔票和 CBDC 將會共存。 文 / 高敬原 Carlos 許多人特別喜歡油墨、麻棉、紙張混合在一起的「新鈔味」,以及鈔票握在手中的踏實感,但實際的情況是,鈔票的愛用者,正在逐漸減少中。 根據央行統計,台灣現金支付金額在 2017 至 2023 年間,從 6.24 兆元一路減少到只剩 4.03 兆元;非現金支付的金額,則由 3.09 兆元大幅提升到 7.27 兆元,已經超車現金支付。 法幣數位化,已經是國際重大趨勢,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在 2023 年的一項調查,全球有 86 家央行,都正在積極展開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的開發。 支援「數位券」發行!台灣央行推 CBDC 雛型平台 台灣央行從 2019 年展開入 CBDC… Read More
產業市場動態
12/07/2024
重點摘要 比特幣現貨 ETF 在今年通過、退休基金、資產管理巨頭都開始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2024 是將加密貨幣納入資產配置的關鍵一年。 新手該如何踏出第一步?出身傳統金融的 Matrixport 台灣區負責人楊淳嵐認為,注意「買入時間點」、「標的選擇」、「持有方式」這三件事件非常重要。 從一個技術人的角度出發,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則認為,「持續成長」、「判斷平台安全性」、「研究新投資工具」這三件事情,對新手來說非常重要。 文 / 高敬原 Carlos 除了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是否考慮過將一部分資金,分配給加密貨幣呢?2024 正是將加密貨幣納入「資產配置」關鍵的一年。 就在今年(2024)二月,資產管理巨頭富達(Fidelity)更新旗下交易所交易基金產品「Fidelity All-in-One ETF」的投資組合配置,目前該產品中提供 4 種不同的 ETF,加密貨幣分配範圍將達到 1% 到 3%。 就連掌管超過千億美元的美國退休基金 GRP ,都在今年五月表示,在目前 7 支比特幣現貨 ETF 中,都持有投資倉位,比特幣逐漸走入「主流資產」。 應該將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嗎?有哪些眉眉角角要注意? Matrixport 台灣區負責人楊淳嵐 Ethan Yang、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在 Podcast 節目《Web3 大西進》第 42 集「全民投資比特幣元年!如何聰明配置資金?金融專家有三大建議」【2024 資產配置,應該持有加密貨幣嗎?】系列特輯中,除了分享最新資產配置趨勢外,也各自從金融人、技術人的角度,提供了三大建議。 為何 2024 年要將「虛擬資產」納入資產配置? 加密貨幣之所以讓幣圈人深深著迷,在於它擁有「自我託管」的特性,也就是人人都可以掌控錢包私鑰,自己管理自己的錢,不受任何人或機構控制,相信大家對於幣圈的經典名言「不是你的鑰匙,不是你的幣。」(Not your key, not you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