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Podcast
Blog
05/05/2023
「交易之媒介」是一種強硬的規定與逼迫,那麼「計價之單位」更像是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思維模式,當它成為一種習慣與文化,就將難以改變。 「Web3大西進」是交易所XREX與區塊鏈媒體《Web3+》共同聯名製作的Podcast節目,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區塊鏈。 節目由XREX執行長黃耀文擔任主持人,在每一集的節目中,都會有他最犀利的觀察、評論。「Web3大西進」固定每雙週一於《數位時代》Podcast頻道更新,千萬不要錯過。 如果說,「交易之媒介」是一種強硬的規定與逼迫,那麼「計價之單位」更像是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思維模式。為什麼今天的 50 塊美金,和過去以及未來的 50 塊美金,價值不同呢?這背後涉及的人為調控,以及隱形的「通膨稅」到底造成對我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本集「Web3大西進」由XREX交易所兩位共同創辦人黃耀文 Wayne 與蕭滙宗 Winston,以及 XREX 執行長辦公室資深總監尤芷薇Yoyo共同分享,在這系列特輯中, 帶你釐清何謂貨幣的交易之「單位」,以及為什麼「價值」和「價格」會綁在一起 ,打好對貨幣的認知,從而加深你對數位貨幣與穩定幣的理解和想像! 本集摘要 單位是用來表述價值的單位本身是沒有價值的,但是價值需要單位才有意義 「價值」與「價格」之差異 我們對衡量單位的理解與運用,其實跟語言和文化息息相關 比特幣為何不是一個好的計價單位? 區塊鏈把價值與計價的單位拆開,讓我們進入純單位的時代「台幣」與「台幣單位」不同,「美金」與「美金單位」不同,是什麼意思? 「計價之單位」的重要性 Q:為什麼「計價之單位」為「交易之媒介」的一種延伸? 「計價之單位」與「交易之媒介」其實是互相綁在一起,商品以新台幣標價,付錢就是透過交易之媒介—台幣支付,實際上「價」和「值」是兩件不同的事情。 單位就是度量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都會用到單位,舉例:公分、公尺、公里,單位本身並沒有價值,但是價值一定要用單位才能被敘述,例如黃金本身是價值,但是需要用一公克、一盎司等單位才能將黃金的價值敘述出來,簡單來說,單位就是用來描述價值的。 舉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2022 年台灣GDP總值是8286億美元,超越瑞士成為世界第 21 大經濟體。數據中的「美金」為交易之媒介,「億」為「計價之單位」。 Q:「單位」是如何讓無法具體描述的時間、距離具象化?為何需要具象化? 數位不代表虛擬,虛擬不代表不存在。 唯有賦予單位,才有辦法產生真實握有的感覺,擁有握有的感覺才會有供需效應,就像比特幣無法實際握有,但是用區塊鏈創造這個單位,讓人有握有的感覺,是一種另類體現錢、單位、價值的方式, 經濟活動需要「計價之單位」,尤其在貨幣從實的走向虛的再走向空的時代,就特別需要單位,因為你必須要「讓人相信」你真的「擁有」,兩者之間才會產生供需、交換甚至交易。萬物皆有單位,甚至看不到的空氣也有單位,抽象的時間也有單位。 但是「價值」本身並沒有「計價之單位」,單位是被創造出來的,但是在傳統金融的時代,創造貨幣單位的權力是掌握在主權與政府手上,像是美金與台幣。 例如: A用180元買B一個小時,兩個單位分別敘述兩種不同價值。 1. 一個小時的時間價值 2. 用台幣計價之單位敘述180元這個價格 Q:只有「貨幣單位」會通膨,其他單位「恆定不變」嗎? 創造「錢」就是在創造「單位」,錢是一個特別的計價之單位,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單位將「價」、「值」綁在一起的,因為將「價」、「值」綁在一起,所以是能夠掌控的,錢發的越多會造成通膨,但是水不會。 「單位」是恆定地在表述他們的價值,現在和未來都一樣,但是「貨幣的單位」其實在儲值未來的產能。 舉例來說,三十年前兩公升的水與現在兩公升的水是一樣的,三十年前所描述的兩公升的水,不會現在變成使用一公升的單位來描述。 但是法幣的「計價之單位」能夠浮動,一百元所敘述的購買力,也就是「價值之儲藏」,幾年之後不見得會一樣。兩公升的水,未來也是兩公升的水,但是現在的五十萬美金,並不等於五年後的五十萬美金的價值。 單位不只是單位,是邏輯思維與系統運作模式的設計 Q:「交易之媒介」是一種國家准入權,為何背後需要有「計價之單位」來擴大與延續? 「交易之媒介」是一種准入權,也是國家主權的衍伸,當一個主權主張一個經濟體,其他人想進來這個經濟體必須將貨幣換成此經濟體政府所採納的「交易之媒介」,強勢規定大家交易使用的工具,例如,在印度境內,交易就是要使用印度的法幣盧比。而准入權要如何擴大與延續,背後需要計價之單位的存在。 「單位」是一種習慣,不只是很難改變,改變的成本也非常高。舉例來說,全球交易系統都用美金為單位來計價,大家都用同樣的單位去思考、簽約、設計交易系統等等,要改變習慣其實非常困難,這也是所謂的「林地效應」,持續的越久越難消失,… Read More
Blog
20/04/2023
「交易之媒介」事實是一場主權的戰爭:誰掌控了貨幣,就掌控了治理的權力。換作是在 Web3 的世界裡,又有哪些加密貨幣其實是在上演「主權爭奪戰」呢? 「Web3大西進」是交易所XREX與區塊鏈媒體《Web3+》共同聯名製作的Podcast節目,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區塊鏈。 節目由XREX執行長黃耀文擔任主持人,在每一集的節目中,都會有他最犀利的觀察、評論。「Web3大西進」固定每雙週一於《數位時代》Podcast頻道更新,千萬不要錯過。 本集「Web3大西進」,由XREX交易所兩位共同創辦人黃耀文(Wayne)與蕭滙宗(Winston),以及XREX執行長辦公室資深總監尤芷薇(Yoyo)共同分享,為節目第一個系列專題,此集帶大家釐清「交易之媒介」背後的意義,這不只是一國調節內部運轉模式的手段,更是主權與國力的象徵,也因此會演變成國與國之間的兢爭! 本集摘要 為什麼我們要從「牛換香蕉」的以物易物,走到使用一個通用貨幣? 貨幣其實只是會計的手段,真正的價值來自…? 貨幣其實是「空」換「空」? 日常使用的貨幣,其實暗藏一場血腥戰爭的秘密? Web3 世界的貨幣之戰又會怎麼影響我們? 為什麼要有「交易媒介」的存在? Q:「交易之媒介」是什麼? 在任何一個經濟體當中,如果沒有貨幣來充當交易之媒介,那大家就必須回到以物易物的交易系統,以物易物的缺點,就是生產效率非常的低,也會造成整個經濟運作、成長效率低落。 舉一個例子來說,當今天要有一筆「兩根香蕉換一瓶牛奶」的交易成立,一定要有兩項條件成立: 有人剛好願意用香蕉換牛奶,而且願意付出兩根香蕉 有人剛好願意用牛奶換香蕉,而且願意付出一瓶牛奶 雙方各取所需,但是中間所花費的媒合時間效率過低,因此大家需要去找一個貨幣(通貨),通用的、大家都想要的、也很好使用的貨幣,如果有人想要馬上用香蕉換牛奶,不一定要找到同時想要用牛奶換香蕉的人,但可以使用貨幣(通貨)也就是交易之媒介來交易。 Q:如果有一個「通用的、大家都想要的、也很好使用的貨幣」當作交易之媒介,就可以不用「剛好」符合「條件」嗎? 香蕉換牛奶的交易成立,是基於有人願意用香蕉換牛奶,也剛好有人願意用牛奶換香蕉,這種雙向的契合在經濟裡面叫做「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也就是雙向巧合。 在任何一個經濟體裡面,如果沒有貨幣來充當交易之媒介,那大家就必須回到以物易物的交易系統,物品和物品之間要發生雙重巧合除了「供需因素」之外,還需要耗費極大的「媒合成本」,而且越不容易找零,或者分割的物品會越難媒合。 例如,稻米相對牛來說,稻米肯定比較容易發生雙重巧合,因為稻米可以因應多種物品去調整交換的數量,但牛一次要換一整頭牛,在媒合過程會更沒效率。 如果導入了貨幣(通貨)當作交易之媒介,那一切物品包括服務,就會從產品變成了「價值」的概念,大家都可以跳過「媒合」的動作,將產品的價值利用會計手段成為一個通用的貨幣,再用通用的貨幣購買所有的東西,完全省略「雙重巧合」的步驟,就可以不用「剛好」符合「條件」,整個市場會變得非常有效率。 Q:「價值之儲藏」才是根本,但「交易之媒介」卻是最重要的? 價值之儲藏為「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實際的價值,還是在於生產出來的物品和服務本身,任何形式的貨幣,都只是個會計手段,讓人們更有效率和動機去積極生產價值。 因此有一派說法是,只要能夠協調好社會的運行、生產力,貨幣本身不需要有任何內在價值的支撐,就是個好貨幣。 雖然,蕭滙宗不見得同意,但是這也代表在貨幣價值之儲藏這一個功能本身就充滿許多爭議,而這些爭議會,因不同的時空背景而有所不同。 如現在因為經濟危機,大家覺得價值之儲藏很重要,採取保守的手段儲存價值,所以黃金漲價了,但當太平盛世大家可能就不那麼在乎,不過如果真的要在貨幣的三大功能裡面,進行重要性排名的投票,蕭滙宗認為交易之媒介,應該會得到壓到性的勝利。 「貨幣」走到「通貨」再到走到「法幣」,其實是從「真的」走到「空的」再走到「假的」 Q:「空的」是什麼意思? 不管是貨幣還是錢,其實都是人類幻想和虛構出來的東西,只是一套系統、一個會計手段,就算是以前的黃金時代,也不過是一套大家共同幻想出來的系統,不過這是很常見的,就像是宗教、法律等等,人類的社會本來就是這樣運行,真正的價值是大家對社會貢獻的物品、服務的「產量」。 價值來源,甚至可以是一個國家GDP,這就是完全為「空」的。 社會的所有勞動力人口,就是潛在的「產能」,生產出來的一切物資和服務就是實質的「產量」,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GDP國民生產毛額」的原型,也可以叫做「國民生產總量」。 就像是古裝劇裡某個大臣跟皇上報告,今年全國稻米豐收多少石,食鹽多少石,布稠多少段等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物資,生產越多國家就是越繁榮。 而貨幣的存在,只不過是一套系統,目的是為了要把「產能」有效轉化成「產量」,讓所有的勞動力的「產能」有效調節去生產社會需要的東西,而且還要提高效率,將產量最大化,一切透過貨幣去引導,讓大家忘記物品本身才是真正的價值,只要大家都相信生產出來的東西,全部可以變成錢,而錢可以去購買任何東西,那透過錢的引導就能做出分工和調配。 真實的物品才有真正的價值,到了「交易之媒介」這個階段,香蕉不是香蕉,將香蕉換成了錢換成假的東西,再換成自己要的物品,便是「假」的意思。 越來越貼近會計手段,等於越來越脫離貨幣「本身價值」的概念。 Q:統治者和政府,如何透過「錢」引導分工和調配一個社會? 可以把國家看成一個市場,以市場來說,市場就是不斷的重示經濟活動,政府只要統一交易之媒介,把大家創造的產量或是產能,也就是將價值保護好在經濟體裡面,基本上就可以盡可能擔任好分工和調配的角色, 要做到這樣的分工和調配,政府需要完成兩件事情: 一:嚴格限定一切市場交易… Read More
Blog
12/04/2023
想看懂加密貨幣,就得先了解「貨幣」最核心的功能「價值儲藏」,價值從何而生?黃金如何奠定金融的基礎?比特幣能否改變我們對價值的共識呢? 「Web3大西進」是交易所XREX與區塊鏈媒體《Web3+》共同聯名製作的Podcast節目,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區塊鏈。 節目由XREX執行長黃耀文擔任主持人,在每一集的節目中,都會有他最犀利的觀察、評論。「Web3大西進」固定每雙週一於《數位時代》Podcast頻道更新,千萬不要錯過。 本集「Web3大西進」由XREX交易所兩位共同創辦人黃耀文(Wayne)與蕭滙宗(Winston),以及XREX執行長辦公室資深總監尤芷薇(Yoyo)共同分享,主題是節目第一個系列專題「貨幣與錢」。 第一集先帶大家釐清「貨幣、通貨、法幣」等金融術語的認知,本集將深入探索貨幣最核心的功能:價值儲藏。人們對價值的共識,是如何影響我們今天的金融系統,以及區塊鏈金融是否有辦法翻轉人類至今對價值所形成的共識? 本集摘要 黃金的共識猶如信仰和宗教,它統治了每個時代的文明 價值是什麼?貨幣又該具備什麼特性才能有價值? 「美金」指的是「美國黃金」?為什要只有美國的貨幣有個「金」字? 貨幣真的可以跟黃金脫鉤嗎? 貨幣從「真的」走到「假的」再走到「空的」? 價值儲藏是什麼? Q:什麼是「價值」?為何保存價值很重要? 在貨幣的三大功能「價值儲藏、交易媒介、計價單位」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價值儲藏」,貨幣之所以具備「真實價值」,是來自人類投入勞力所生產的貨品與服務,任何形式的貨幣都只是會計的手段。 那價值究竟是什麼?消耗每分每秒時間創造的產物,就是「價值」所在,當人類社會開始分工合作,需要透過一個東西來儲藏價值,交換彼此所需,讓分工有了意義,這也是「貨幣」的基礎。 換句話說,當無法好好留存自己努力工作所貢獻的價值,努力就變得白費。 比如說一個人努力工作8小時賺得一盒白飯,但超過這個工作時間,沒有獲得對應的價值(貨品或服務),多創造價值(工作)也變得沒有意義。 再者,白飯太多吃不完,需要一個更適合儲藏價值的物品,像可以更好保存、交易、計量等功能的黃金來說,人們就會為了黃金更加努力去創造價值(好好工作),累積更多價值(財富)讓未來過更舒服,能儲藏價值的貨幣也成為進步的動力,沒有價值就不能當作貨幣。 Q:黃金是如何用來儲藏價值的? 作為金屬中的一種,黃金不能吃也不能滿足基本生理需求,那是用什麼在儲藏價值的? 蕭滙宗說,其實「黃金」(gold)就是人類史上最能定義「錢」的規格的貨幣,其具備幾項特質,讓散落全球各地的文明恰好都把黃金當作貨幣,用來終結物品貨幣的時代。 條件一:稀有性 黃金是限量的,挖完地球上的礦源枯竭就沒有更多了(這也是太空挖礦的商機所在),雖然有稀有性並不是代表一定有價值;相反的,任何東西若沒有稀缺性,他就會沒有價值,像是灰塵到處都是。 條件二:不可造假且易於辨別 這兩個概念相輔相成。譬如新台幣1千元,若只能藉由照射紫外燈來辨明真偽,流通就會變得吃力,因此國銀賦予其防偽線跟發行序號,來解決這一問題。 黃金可用水來估量其純度,比一般珠寶更好辨識真偽,除了滿足第二個條件還易於切割,這點馬上海放鑽石,因此就 「可攜帶性」 而言,黃金無論分成什麼大小都可以。 條件三:易保存 真金不怕火煉,就算用高溫熔解,還原後還是黃金,並不會氧化或受潮,除非調製王水並浸泡之才有可能被滅掉。 條件四:同質性 兩人分別持有999k金,本質上是具備相同價值的。 因為大自然賦予了黃金前述特性,在時間的推進中,它也漸漸變成最能保值的貨幣。 黃耀文分享自己從哈拉瑞《人類大歷史》書中讀到的,黃金最終能變成大家認可的價值,是基於「智人」(Homo sapiens)基因上能夠達成「群體共識」的能力,進而形成超過250人的群體社會。 人類有辦法對單一概念達成大規模的共識,就是發生在「黃金」上,它能讓我們跨文化、跨地區、跨文明、跨種族、跨宗教等牢不可破的隔閡,可說黃金對人類文明占了何其重要的角色,宛如宗教一樣,其「高價值」的形象跨越數個世紀還是根植人心,黃金開啟的貨幣文明(金本位)還是現在進行式。 Q:比特幣為何稱做數位黃金? 比特幣為何被稱作「數位黃金」?黃耀文在2013年接觸比特幣時,本來持反對意見,無法認同時任央行總裁彭淮南的說法:比特幣是一種貴重金屬。 此話從偶像口中一出,黃耀文開始願意深入研究,才發現比特幣真有被稱作「貴金屬」的資格,概念上根本在拷貝貴金屬的特性,其實就是黃金白銀。 假設政府破產、文明重啟,黃金還有機會重新建立貨幣價值的系統與秩序,凸顯其避險的功能;但現今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網路世界遲遲難以打造一個「網路的錢」,一直到區塊鏈出現以後,比特幣才在虛擬世界重寫黃金的歷史。 黃金天生具備幾項特質:稀有性、不可造假且易辨別、可攜帶性、易保存性、同質性、流動性、可分割性……等等,比特幣則藉由程式碼演算,模擬設定出這些特性。 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設計這套理論已久,但選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公布他的發明,不同於以太坊不斷的升級改良,比特幣難以更動卻也維持住穩定性,也成為區塊鏈上最多人認同與相信的「價值」,成為區塊鏈會計價值的基準來發展虛擬經濟。 Q:貨幣可以跟黃金脫鉤嗎? 「法幣」是以黃金為基礎設計的貨幣,是一個國家所規定「境內唯一流通的通貨」,可以用來買賣物品;第二項功能就是「繳稅」,國家徵稅僅能透過法幣繳納。 統治者為了設計法幣,需要向黃金「借信用」讓人們相信其價值,先用黃金溶成錢幣,統一了度量衡讓人民不再需要隨時秤金塊的價值,這也是第一代法幣的誕生。 從純金幣、合金、銀、銅到金票、銀票、政府發行的紙幣,人民漸漸習慣這些法幣的規格,而不執著法幣的材料是否為貴金屬。 那麼世界各國的錢,在中文都以幣或元稱呼,唯有「美金」字中帶金? 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1944年之後,美國崛起以強權之姿定義了全球主權貨幣,當時他們聲稱全球挖出的黃金有60%都在該國境內,成立IMF(國際貨幣基金會)每印36元美金就要提交一盎司的黃金作為質押。… Read More
Blog
23/03/2023
為什麼進入Web3世界,一定要先了解「貨幣」和「錢」呢?人類文明何時出現這些概念?當打穩對貨幣概念的認知,將有助加深對數位貨幣與穩定幣的想像。 「Web3大西進」是交易所XREX與區塊鏈媒體《Web3+》共同聯名製作的Podcast節目,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區塊鏈。 節目由XREX執行長黃耀文擔任主持人,在每一集的節目中,都會有他最犀利的觀察、評論。「Web3大西進」固定每雙週一於《數位時代》Podcast頻道更新,千萬不要錯過。 本集「Web3大西進」由XREX交易所兩位共同創辦人黃耀文(Wayne)與蕭滙宗(Winston),以及XREX執行長辦公室資深總監尤芷薇(Yoyo)共同分享,為節目第一個系列專題,首先帶大家釐清「貨幣、通貨、法幣」等金融術語的認知,從而加深對數位貨幣與穩定幣的理解與想像! 本集摘要 為什麼搞懂貨幣和錢,是理解加密貨幣的基礎? 貨幣的三大功能:價值儲藏、交易媒介、計價單位 什麼因素能決定一個貨幣的使用效率? 貨幣的價值從何而來? 貨幣其實只是記帳的技術?單向和雙向的記帳方式要怎麼分? Web3大西進第一個系列專題:貨幣與錢 Q:貨幣是用來幹嘛的? 明明是Web3,為什麼要聊貨幣和錢?先談談我們所使用的貨幣,比如與台灣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新台幣」,屬眾多貨幣的其中一個分支「法幣」,也是經濟體系運轉的主要手段。 黃金以其珍稀性,開啟了傳統的貨幣文明,雖然發展已久,傳統貨幣設計上仍有不足的地方,將能被區塊鏈技術補足,如今比特幣可說開啟了一個新的貨幣文明,但得先理解「貨幣」的基礎概念,才能理解加密貨幣的箇中潛力,因為穩定幣、彼特幣、DeFi 等未來人類金融的主角們,都是立基於貨幣之上的產物。 XREX認為,先理解「貨幣」的基礎概念,才能理解加密貨幣的箇中潛力。 貨幣的三大功能 自人類開始群體生活後,所有人都在為社會貢獻其個人價值,實際上來說,就是花費任何時間生產任何形式的商品與貨品、服務,這些都是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然而相對的「貨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東西,「貨幣」只是一個「會計的手段」,任何貨幣都是用來記帳的方式,它該如何發揮其功能性? 功能一:價值儲藏 為了讓群體生活更有效率,社會上的資源必須用在最合適的地方,也因此人們憑自身擅長技能付出心力、各自分工並產生專屬的價值,就需要有一套系統去協調分工。 「貨幣」正是保存每一人在社會上創造「不同價值」的最佳手段,從古老的以物易物方式來看,「物品」不見得是一個好的貨幣,而貴金屬當中的「黃金」堅固、耐久而稀缺,這反映在他所具備的價值上,因此黃金所儲存的價值高昂,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貨幣」。 功能二:交易媒介 在台灣,最好的交易媒介就是新台幣,地球上的所有文明都在使用各自的法定貨幣,畢竟不同物品的價值儲藏功能也不同,評估的標準更是見仁見智,要達到相等價值的「對價關係」,透過法律規定的貨幣能維持公認的穩定價值。 功能三:計價單位 從以物易物的時代來看,舉「牛」跟「蘋果」為例,蘋果能分成小顆的體積,比碩大的牛更適合用來當計算價值的單位,拿一頭牛去換西瓜難以估價,相對十顆蘋果換兩顆西瓜更為合理。 當人們在談論「什麼是最好的貨幣?」其實就是在比較不同物品的三個面向「儲藏價值、交易功能、計價功能」,誰能發揮更好。 物品的價值會受到人、時、地、事、情的影響,隨著市場需求,扮演「最好」和「最偏好」的不同貨幣角色與功能,因此要隨便舉一個物品當貨幣很難。 在「萬物皆貨幣」的時代,以物易物的形式稱作「單向記帳制」,比如用蘋果換羊,用羊換鋤頭,但蘋果有分好壞,羊也有瘦弱之分,鋤頭對每個人的實用性更沒有一定標準,物品彼此的價值難以估量,導致經濟運作沒效率,因此當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地步,就要找尋一個合適流通的物品。 Q:貨幣通行廣泛,如何區辨其特性? 在古早時期以物易物的時代,萬物皆貨幣,只是隨著物質特性,具備不同強弱的三種貨幣功能。而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正是「通貨」(currency),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錢」。 錢是怎麼來的?綜觀各地古代文明發展,皆不約而同地以「黃金與白銀」作為貨幣,有這種共識是因為貴金屬的特性,包括稀有、不可造假、易辨別、方便攜帶、易保存、一致性、可分割與流動性等等,特別是「黃金」在前述條件表現最佳,自然形成「最佳」通貨價值,統一了世界貨幣的規格,終結「物品貨幣」的時代並帶人類邁向下一個「金融紀元」。 那麼貨幣當中的「法定貨幣」(Fiat Currency, Legal Tender)從何而來? 當黃金成為人類的共識通貨,行成貨幣「儲存價值、交易媒介、計價式單位」三個重要概念,黃金甚至定義了國家種族的安危,擁有越多黃金的國族越強大,統治者或政府也透過人們普遍對黃金本身價值的信任,從而伸延出第一代法幣的概念「金幣」。 但為了讓人民口袋的黃金或白銀等貴金屬,成為真正能保障國家安危的籌碼,統治者就透過制定法律或下達命令,設計出能代表貴金屬價值,或是讓人們能相信其價值以協調貨物交易的貨幣。 簡單來說,從大家手邊收走貴金屬,打造同等價值的流通貨幣,這就是第二代法幣的由來。 真實的服務與物品,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貨幣 真實的物品和服務才是價值所在,貨幣只是會計手段,就是個記帳技術。 回到開頭「以物易物的時代」,商品本身自帶價值、媒介、計價功能,交易時只記下「我有什麼,我換了哪些東西」,稱作「單向記帳制」。 進到「通貨」的時代,透過通貨當作物品中間的交易媒介(像香蕉換貝殼、貝殼換蘋果,貝殼具有換蘋果與香蕉的價值),這也是會計知識的源頭:導入第三個不相干的物品作為通貨,去敘述兩個不相干的交易,漸漸發展出「雙向記帳制」。 雙向記帳制創造今日金融的基礎,比如「通貨膨脹」就是第三方物品的價值膨脹,而沒有貨幣膨脹一詞,因為貨幣的實質內涵需要個別討論。 有了雙向記帳的會計技術,就能讓不同種類的法幣與黃金之間形成更精細的分工,發揮貨幣三大功能,讓人類能更自由地使用、操作貨幣,比如產生「借方」跟「貸方」的概念。… Read More
Blog
15/03/2023
到底什麼是「錢包」?本集節目將從不同面向,拆解加密錢包的託管方式、意義,及使用時應該注意的細節。 「Web3大西進」是交易所XREX與區塊鏈媒體《Web3+》共同聯名製作的Podcast節目,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區塊鏈。 節目由XREX執行長黃耀文擔任主持人,在每一集的節目中,都會有他最犀利的觀察、評論。「Web3大西進」固定每雙週一於《數位時代》Podcast頻道更新,千萬不要錯過。 本集「Web3大西進」由XREX交易所共同創辦人暨營收長蕭滙宗(Winston),與XREX執行長辦公室資深總監尤芷薇(Yoyo),分享Web3錢包大哉問!一步一步帶大家打好基礎,從不同層面與面向了解加密貨幣錢包的託管方式,以及其背後的意義與使用時應該注意的細節。 本集摘要 錢包是自我託管的媒介,而自我託管是一種金融自主權 冷錢包、熱錢包怎麼分?各自的利與弊有哪些? 「無鑰即無幣,幣鑰為一體」(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是什麼意思? 錢包「地址」其實已經包含了你的「公鑰」? 99%選擇自我託管加密貨幣的人,可能會失去數位資產? Winston獨家分享自己的錢包使用經驗 剛入門的區塊鏈新手,應該使用哪種錢包?是否要用交易所? Web3錢包大哉問! Q:自我託管是什麼意思? 自我託管,意即資金安全性,意思為對於自己的資產、財產有掌控權,個人要負最大的責任,一樣的,當資產託管在銀行裡面,銀行要負最大的責任。 自我託管的概念: 第一個:要用何種方式儲藏屬於自己的價值 第二個:如何用來交易、計價 第三個:價值應該要跟著本人身分 第四個:存放與提領不應該要受到限制 以廣義的金錢來說,大家的認知應該是常見的法幣,例如新台幣、美金等等。法幣其實是一種貨幣,或是一個會計手段, 商品或是對社會貢獻的這類服務,才有真正的價值 ,以國內生產毛額(GDP)為例,就是人們透過新台幣去賺取對社會所付出的勞力、時間所應得的價值。 人們應該有自由選擇更好的價值儲藏方式、交易媒介、計價單位、貨幣,將這份價值換成美元、日幣、黃金、鑽石等等以利儲存。因為這是自己所付出的勞力所換來,不應該是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沒有價值。 Q:錢包跟自我託管的關係在哪? 區塊鏈世界中所說的錢包(Wallet),並非直接存放加密貨幣的地方,主要功能是放私鑰,錢包其實就是一個私鑰包,更精準的講法是拿來保護私鑰,私鑰的功能是支配鏈上位置內,所擁有的價值與資產。與其說擁有一個區塊鏈的錢包,其實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擁有一個加密數位貨幣的帳戶。 在分散式帳本中,有一個記載資產的位置,也就是接收虛擬資產的地址,這個地址就像銀行代號。 帳戶:在區塊鏈上面有一個記載資產的位置 帳號(地址):可當成是現實生活中的銀行代號 公鑰:驗證交易、加密(接收錢需要) 私鑰:簽署交易、解密(打錢時需要) Q:錢包「地址」其實已經包含了「公鑰」了嗎? 很少人提到公鑰,原因是錢包「地址」其實已經包含了「公鑰」,錢包地址是在區塊鏈上的位置,再加上公鑰一起加密而產生,可以想像成是銀行帳號,所以地址其實包含了公鑰,也就是能夠公開的密碼。 公鑰是公開的,主要是讓對方使用公鑰,去驗證交易是否為本人簽署,有了公鑰對方才能將錢傳送給你,如果要動用到資產,這時需要私鑰,有了私鑰,代表對於擁有地址內全部資產的所有權,也代表有權簽署交易。 Q:什麼是冷錢包、熱錢包? 錢包的功能是保護私鑰,可以分成冷錢包、熱錢包兩種載具。 冷錢包:私鑰載具為離線儲存,為硬體裝置 熱錢包: 私鑰載具為連網儲存,通常為擴充軟體或是手機App 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把資料儲存在硬碟裡,除非將硬碟連上網路,不然硬碟就是一個離線裝置,被駭風險低;若用的是Google雲端硬碟,隨時都跟網路連接在一起,被駭風險相對高。 很多人覺得冷錢包比較安全,原因是離線就比較難被駭,私鑰儲存在冷錢包的硬體裝置,當要簽署轉帳時,電腦需要連接冷錢包硬體裝置,因為裝置還會再設一層密碼,所以多一層的保護機制。 因為與網路連接,熱錢包相對來說較容易被駭,例如釣魚網站,假設不小心點選到網址,很可能會不小心授權私鑰,上述提到私鑰為資產的所有權,所以誰取得了私鑰,誰就有資產的訪問權,資產可能因此全部被駭走。 Q:冷錢包弄丟怎麼辦? 在生成私鑰時,會需要記下由12個英文單字組成的「助記詞」。… Read More
Blog
24/02/2023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關係,就像人格的兩個面向。本集「Web3大西進」將從定義、實務案例解讀帶大家了解兩者的適用情境,以及根本的差異有哪些。 「Web3大西進」是交易所XREX與區塊鏈媒體《Web3+》共同聯名製作的Podcast節目,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區塊鏈。 節目由XREX執行長黃耀文擔任主持人,在每一集的節目中,都會有他最犀利的觀察、評論。「Web3大西進」固定每雙週一於《數位時代》Podcast頻道更新,千萬不要錯過。 本集「Web3大西進」由主持人XREX共同創辦人黃耀文,與XREX共同創辦人蕭宗滙,分享什麼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以及兩者間的未來發展,該如何取得平衡?以下是本集內容精華。 本集摘要 什麼是去中心化,跟中心化有何不同? 去中心化跟中心化的適用情境? 去中心化跟中心化如何取得平衡? 為什麼需要去中心化金融? 去中心化金融需要被監管嗎? 去中心化的定義? Q: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這個詞其實是從「中心化」對應而來,去中心化可以想像成人們創造一個更大的世界,這個世界透過全民參與、監督來達到公平、公正、公開,讓資訊傳遞的過程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透明」。 Q:什麼是去中心化帳本? 不論是個人還是公司在記帳的時候,要如何確定這個過程確實且不被他人偽造?透過「去中心化帳本」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電腦參與記帳,最終完成的結果還可以彼此交叉比對,然後對這個結果有一個共識,就可以將去中心化帳本做一個基礎定義。 去中心化帳本的好處就是「不能偽造」,而它本身因為有很高的透明度,即便使用者不懂比特幣節點、以太坊驗證節點這類技術應用,還是能清楚掌握中間的資產現況。 去中心化對人們生活有何影響? Q:去中心化、中心化兩者間的應用,該如何取得平衡? 去中心化跟中心化之間的關係,更像是一種「效能」和「效率」之間的取捨。以礦泉水製造為例,能不能做出瓶子是屬於「效能」的問題,但一個小時能做出幾個產品、要花多少資源來做,則歸類在「效率」。 中心化雖然能滿足效率,但不見得滿足效能,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件事情就一定適用去中心化或中心化,而是要根據當下的情境來做選擇。 如法幣的印刷上,雖然中心化管理效率高,但印刷的過程中重要的防偽和易辨別這兩大特性,就適用去中心化的概念來執行。 用區塊鏈的技術來滿足無法偽造、易辨別的需求,這樣使用者收到的時候,就保證這會是真鈔,以此降低辨別的困擾,提高現金使用效率。但用高強度的防偽技術,導致難以辨識也不對,所以這比較適用兩者混合的方式來處理。 區塊鏈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可以開始考慮,不用規範、法律來維持這個社會的運作,慢慢地讓某一些制度引用區塊鏈來實現真正的自主。法律制定後,裁量及判決的過程可能會受執法者的影響而有不同的結果,科技卻不會,用科技達成共識之後,就能大幅降低不確定性,提升效率。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共存,還是要看當下社會跟科技的發展到哪,不然也會導致災難,所以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一定可以用去中心化或中心化來做。 Q:有中心化金融了,為什麼需要去中心化金融(DeFi )? 過往中心化金融機構(如銀行)可能在給申請人貸款時,可能會不小心錯估對方的信用評分,進而導致超貸的情況發生。但去中心化金融不一樣,它規定、承諾(寫在智慧合約;一種將雙方協議好的內容寫在區塊鏈上)的事情,不會因為對方其他因素(手頭沒錢)、突發狀況(路上塞車),都會確實執行。 反觀另一個面向就是,用去中心化金融不保證利息一定很好、容易跟金融機構借到錢、價格波動穩定、有完整的申訴管道等機制。 Q:去中心化金融是可以被監管的嗎? 老實說,去中心化金融從來不是一個能完全對抗監管的工具。對抗監管、擁抱監管這兩個點其實都是有必要存在的意義。 當去中心化技術逐漸挑戰中心化世界時,我們必須要認清人類社會還是需要政府來監管,科技向前進步的同時,監管政策跟相關規範也需要跟上時事的需求。 本文轉載自《【Web3大西進】所有人都能參與!去中心化究竟好在哪裡?》… Read More
Blog
14/02/2023
傳統金融的法規,可以直接套用在交易所上嗎?本集「Web3大西進」將分享傳統金融與區塊鏈金融的本質,以及交易所未來的監管方向。 「Web3大西進」是交易所XREX與區塊鏈媒體《Web3+》共同聯名製作的Podcast節目,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區塊鏈。 節目由XREX執行長黃耀文擔任主持人,在每一集的節目中,都會有他最犀利的觀察、評論。「Web3大西進」固定每雙週一於《數位時代》Podcast頻道更新,千萬不要錯過。 本集「Web3大西進」由主持人XREX共同創辦人黃耀文,與XREX共同創辦人蕭宗滙,分享傳統金融與區塊鏈金融的本質,以及交易所未來的監管方向,探討未來的區塊鏈發展,以下是本集內容精華。 本集摘要 「金融」就是「金融」:區塊鏈金融與傳統金融的本質相同 交易所如果是一家金融機構,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為什麼傳統金融的法規,不能完全直接套用在區塊鏈金融上,卻值得參考? 2023年所有交易所業者,都應將自己視為一家金融機構 區塊鏈金融的監管該怎麼設計?交易所又如何做出貢獻? 區塊鏈金融帶來了什麼價值?未來的發展又會如何? 傳統金融與區塊鏈金融的差別? Q:為什麼懂傳統金融,就能看懂區塊鏈金融? 不管傳統金融還是區塊鏈金融,金融就是金融,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金融本質其實就是協調社會資源,創造設社會經濟的效益,提高效率,其實就是在為富人理財,同時也在為一般人創造機會,這其實就是金融。兩者只是因為應用的技術不同,所以服務的方式或體驗會不同,但金融的本質是相同的。 交易所在傳統金融的定位為何? Q:如果用傳統金融的精細分工方式,交易所的角色是什麼? 在傳統金融的金融機構,不外乎為央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等,交易所的本質很簡單,它就是一個市場,可以想像成早上去菜市場,有買家與賣家,有人要買、賣比特幣,我們要如何有效率讓買家、賣家能夠快速完成交易。其實跟股票交易所、外匯交易所是一樣的,只是買賣的東西不同。 除了效率以外,市場還有信任度的問題,買賣雙方不認識彼此,需要中介型的機構來處理這件事情,在傳統金融,任何交易市場都會被規範,該發生的事情都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也因此有相對應的法令來監管。 要形容一個交易市場好不好,其實是看它的效率高不高,很少人會去思考到安不安全,比如說今天想買台股,一般人可能不會去想說台灣證交所安不安全,或者是台積電股票會不會被駭,買期貨、外匯都一樣,這樣子的原因是因為大家倚賴監管單位,都已經把規範例的清清楚楚了,像是銀行可以做什麼?券商可以做什麼?彼此的角色分工已經都很清楚。 交易所就是一個交易市場,促進成交的效率,降低人與人信任的問題,當把錢存到銀行,是把你的錢借給銀行,我存100萬在銀行等於我借給銀行100萬,銀行就顯示我有100萬的餘額,那銀行再把這些錢去做房貸等等,銀行被嚴格監管,背後就會有保險、政府可以最後救援,結構性的去分攤系統性風險。 但是很多交易所也把自己當作銀行,比如說收到用戶的100顆比特幣,暫時拿去換成USDT、ETH等加密貨幣,只要儲備的價值是超額、多過這100顆的比特幣價值就可以,像是這樣的儲備運營,是銀行在做的,如果說是單純交易所把自己單純定位成市場、券商,是完全不會動用到用戶的錢,屬於託管方,放進來的錢代表委賣,媒合到他們想要的價錢。 今年為交易所監管元年?未來的產業發展與潛力有哪些? Q:傳統金融的管制已經相對成熟,加密貨幣交易所會傾向直接套用嗎? 不適合完全套用,當整個生態要成熟,監管、會計原則、交易平台、託管商與銀行的建構都需要完善,也要先能訓練大量的會計師、稽核師。 應該要是這些準備都就緒了,傳統金融機構才進來,而現在是相反,會計師、稽核師還沒準備,金融方就先進來,且很少有懂產業的會計師或是有能力稽核交易所的稽核師。 我們要先證明區塊鏈技術能夠真的改變現實痛點,因為這個新的技術加入變得更好,第二要有大量的人願意採用,當條件都達成後,才有必要去花資源,去改變法令,或是另一種比較不樂見的情況,當有太多受害者時,法令監管自然會介入。 Q:區塊鏈金融的下一哩路是什麼? 期待金管會四月時,能夠對於加密產業提出一個新的政策,我自己非常期待金管會底下銀行局、證期局,能夠成為產業的主管機關,目前國內沒有真正加密貨幣的主管機關,只有在反洗錢方面,需要去跟金管會完成登記,在沒有主管機關狀況下,產業很難有健全的發展。 Q:2023年是合規元年,交易所業者是否應該將自己視為一家金融機構? 應該,傳統金融與區塊鏈金融本質上並無不一樣,區塊鏈金融不要再自己創造名詞,尤其跟會計有關,區塊鏈技術衍生出許多應用,也衍生了金融機構像是交易所,而交易所應該將自己演示成傳統金融中的機構一樣,以及分工精細,而不是銀行加上券商,銀行加上交易市場,甚至是券商兼託管兼造市。 沿用既有框架的準則來用才會比較好,目前應該是交易所要自己先做好監管、內控、稽核等等,加速外部會計師動作,資產、負債證明,讓會計師的抽樣可以便宜、快速。 Q:區塊鏈金融帶來了哪些價值?仍有前景未來的嗎? 金融的本質除了為富人理財,也是為一般人創造機會,我認為,區塊鏈針對後者可以做的比傳統金融還好,由於傳統金融需要許多的心力再做全面性回穩,與更多的監管,但也帶來許多人權問題。 比如說,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金融服務是相對脆弱,在台灣或許無法感受深刻,但其實有許多國家因此受苦,再為一般人創造機會,「做給大家看,比較重要。」我們要先證明這是一個有用的科技,生態系才會慢慢建起來。 區塊鏈、Web3對人類帶來的正向影響,第一個發揮的會是在新興市場(指經濟、社會和人類發展指標較低的國家),尤其是在金融的自主權上面,生在土耳其等等在伊拉克等國家,所賺來的錢沒有辦法自主擁有,在透過簡單的區塊鏈技術錢包的使用,能夠投資自己想要的標的,或是換成數位美金等等,也很期待未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發展。除此之外還有去中心化的身份證明,當國家不保證永遠存在的時候,你仍有一個永續的身分。 本文轉載自《【Web3大西進】所有交易所業者,都應把自己視為金融機構!區塊鏈金融帶來了什麼價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