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Products 數位支票 BitCheck XREX 交易所 收益型產品 XREX 俱樂部 XRAY 公司介紹 團隊介紹 聯絡我們 加入我們 媒體報導

部落格

【Web3 大西進完整逐字稿】穩定幣一開始沒人用!解析 2017 年讓 USDT 大爆發的三大關鍵事件,臺灣竟有關鍵角色?

穩定幣龍頭 USDT在 2017 年迎來第一波大爆發,台灣竟然扮演關鍵角色? 現在市值第一大,也是全世界第一款穩定幣 USDT,在 11 年前剛誕生時,竟然沒有什麼人想用。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營收長蕭滙宗 Winston 分享,當時透過銀行使用法幣,特別是美金和人民幣買比特幣非常方便,還沒有出現必須使用 USDT 的「剛需」。

時間快轉到 2017 年,XREX 共同創辦人暨集團執行長黃耀文 Wayne 指出,當時發生了三件大事,讓 USDT 找到了第一個產品市場契合度(Product-Market Fit,PMF),而臺灣竟然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 第二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 Wayne、Winston 還有 XREX 首席經濟學家 Andrew,一起從穩定幣的第一個 PMF 聊起,深入剖析 USDT 爆發的起點。 以下為本集節目完整逐字稿。

黃耀文 Wayne

《Web3 大西進》大家好我是 Wayne 黃耀文。

蕭滙宗 Winston

大家好我是 Winston。

尤芷薇 Yoyo

大家好我是 Yoyo,這一集呢是我們的系列特輯「穩定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第二集,那在上一集呢,其實我們有已經有幫大家埋了的一個伏筆了啦,就是 XREX 的首席經濟學家 Andrew,其實呢 在上一集幫我們做了一個穩定幣發展的三階段的一個區格:需求買點期、需求鞏固期跟需求擴張期。

這個呢是我們今天,也是討論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主軸,但我們先歡迎一下 Andrew,來到我們這一集的節目。

黃耀文 Wayne

歡迎 Andrew。

XREX 首席經濟學家 Andrew

大家好我是 Andrew。

尤芷薇 Yoyo

對那我們這一集呢,其實為什麼 Andrew 他會有對穩定幣的發展,做出這樣子的時間的區隔喔,其實是因為有一個近期很多人討論的文章,那他是交易所 BitMEX 的共同創辦人之一
Arthur Hayes 他所寫的這篇文章叫做「Assume The Position」那這篇文章呢,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全世界第二大的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他 IPO ,然後股價就是整個衝到 6 倍,那很多人都在好奇說,穩定幣到底從何而來,然後為什麼到現在如此受到追捧,甚至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理解,怎麼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很多人認為它具有這樣子的價值,那這篇文章在產生的過程當中呢,除了討論 Circle 之外,其實 Arthur Hayes他也爬梳了穩定幣的歷史發展,可是如果你是我們這個節目裡面,非常常聽我們節目的人呢,你應該會很少看到我們專門討論某一個人的文章。

哈哈哈 因為我們在場各位,都是非常具有批判性的人,哈哈哈。

黃耀文 Wayne

我這邊要講啊,各位為什麼我們設計這個,我們要去講這個歷史,因為今天因為 Circle 的成功,相信很多人在聽我們的 Podcast,你可能是在銀行工作,你可能在科技廠商工作,那這個時候呢大家都在想說看著 Circle 的成功,我們是不是也適合來發行一檔新的穩定幣,一個穩定幣作為一個金融商品、作為一個金融工具,它可能是一個支付工具,或者它是一個結算工具,我們在創造這種 新的金融工具或商品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對一個新誕生的商品來說,就是我們怎麼找到他的剛需,怎麼找到它的「Product-Market Fit,PMF」(產品與市場契合)對不對。

這個是我們我們創造這種產品,創造任何的產品我們我們最在意的,就是這個議題(找到 PMF),那各位你們今天如果說,你們有興趣做一個什麼樣子 Stablecoin(穩定幣)的商品或應用,你怎麼找到 Product-Market Fit(產品與市場契合),它到底它的 Product-Market Fit(產品與市場契合)PMF 在哪裡,為什麼這個工具 比傳統工具厲害,它的本質厲害在哪裡,那我們可以過去 看過去的歷史看說當時的,最早的一款 Tether 的 USDT,它怎麼找到 Product-Market Fit(產品與市場契合),那我們這一系列呢,我們會講說目前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產業,經過三個時期,他有三種不同的 Product-Market Fit,發生於穩定幣產業,那這一集 我們會講其中一個,我們從歷史上 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次發生的發生在 Tether USDT 身上的 Product-Market Fit,是歷史的背景是什麼樣子。

尤芷薇 Yoyo

但是呢 Arthur Hayes 到底是誰,為什麼他寫這篇文章,那麼值得我們來討論,先想要問一下 Winston 就是 Arthur Hayes 到底是何方神聖。

蕭滙宗 Winston

我想大部分在幣圈的人熟悉 Arthur Hayes,主要是因為他創辦的這個全世界第一個這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所 BitMEX,那其實他的背景 OK 是德意志銀行、花旗銀行的交易員、衍生性金融商品 ETF、股票衍生性商品的交易員

黃耀文 Wayne

(Arthur Hayes 是)美國。

蕭滙宗 Winston

OK 那最特別的,我覺得他對這個產業的意義來說,是因為他是我可以記起來 回想起來應該是第一個這種,這個應該是華爾街等級的交易員跨入了這個(加密)產業的市場,再來第二個就是說,他很深耕在亞洲的市場,因為他後期的發展 都是在香港 OK,所以說亞洲這邊市場 是非常熟悉的,那當年他創造了BitMEX,真的是一個創舉,因為大家 在他之前真的是,所有交易所就(功能)很初階,剛剛開始嘛那都是屬於現貨的等級,那交易所和交易所之間的,這個非常沒有效率,所以當時講的「搬磚」,就是把這個平台買的,拿去賣給另外一個平台,這樣就有錢(價差)可以賺,為什麼 因為每一個交易所跟交易所其實是極度沒有效率的,所以在這種交易市場面極度沒有效率的時候,它其實是非常非常古老的,非常古老的 OK。

所以也相對的有沒有,因為他是非常沒有效率,所以相對它流動性是非常的低,整體的 MarketCap(市值)有沒有,雖然一直在成長可是也沒有以那種超級爆炸性的,這種交易量的成長,那一直到他創造的 BitMEX,BitMEX 很奇特的是說,他有兩個奇特點,他從一開始他就是做期貨,他的期貨又是所謂的這個,「永續期貨」是永遠永遠沒有這個到期日,要不然就說 他每天都在到期 8 個小時到期、18 個小時到期一次 可是從來不交割。

所以他設計出了這種很特別的模式永續型期貨,然後透過這個 Auto-deleverage(自動減槓桿)然後這個 Security fund(保證金)這個模式有沒有,他創造了一個 基本上以數學模組來講是 Work(可行)的一個衍生金融商品,那這整套模組「永續合約」這整套模組,應該是 在傳統金融沒有的,所以我記得那個時候,他那個白皮書非常的轟動,然後應該是算是 Arthur Hayes,還有他的交易所 BitMEX,在整個金融界的一個大發明,我記得其實「永續合約」很早很早以前有沒有,不知道什麼時候 有提過這個概念,沒有人可以實現 為什麼?技術不存在,那樣的技術不存在著 OK。

所以 BitMEX 當他創造出這個東西(永續合約)真的是很大的轟動喔,然後他直接可以 offer(提供)100 倍的槓桿,哈哈哈 OK,瞬間有沒有就是哇,這個整個交易所沒有,突然間就是從那個全世界最落後的,變成全世界最先進的 加密貨幣交易所,我今天講是 加密貨幣交易所,不是說它(BitMEX)在我們這個產業最先進是整體你在金融市裡面 沒人看過這種東西,很誇張。

那第二個就是,它完全是比特幣本位制,在它(BitMEX)出生的那個年代我們還沒有什麼 USDT,OK 所以就是啊,當時就是他把這個比特幣來當成本位,OK 用比特幣來開合約的槓槓 OK,然後每一口我記得是 100 塊錢美金吧,如果我記得是等值的比特幣,他就是創造出 這種很奇特的東西 OK,所以當年就是 BitMEX 一出來的時候,有沒有就是整個是大火
他衝到是這個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龍頭地位。

黃耀文 Wayne

那 Arthur Hayes 也變成一個大名人,Arthur Hayes 長期住在香港,那但是呢 也很有趣也跟台灣有關,他在這個 台灣舉辦的 Asia Blockchain Summit 上面,有一場跟這個末日博士(Nouriel Roubini)對 末日博士(Nouriel Roubini)經濟學家有一個很精彩的辯論,辯論上面因為他(Arthur Hayes)太興奮太激動了講了一些話,那我們也普遍認為 這些話呢
造成後來就是說,他被這個美國監管(單位)有一些意見這樣,大概是這樣子 Arthur Hayes 是這樣一個人物。

尤芷薇 Yoyo

因為像我們現在看到 Arthur Hayes,就大部分都從一些幣圈的媒體啊,很常就是引用他所說的話或者他對市場的預測,但沒有想到就是從兩位口中,就知道說 哇其實在過去的這十幾年以來,其實 Arthur Hayes 他,某種程度上 為幣圈創造的一些歷史,而且他還真的就是從華爾街裡面出來的,然後對亞洲很理解,然後他的學識背景也都是經濟學的比重佔很大。

蕭滙宗 Winston

所以你會看到他的發言,有沒有 有非常多的宏觀經濟 OK,然後有這個金融,然後 DeFi(去中心化金融)、Crypto(加密資產 )都有,所以他到目前為止,我覺得他的文章或者他的發言,真的可以看的很深。

黃耀文 Wayne

然後他很喜歡寫長文對,然後從這個 因為有了一些法律訴訟上的問題,他不做 BitMEX 的執行長之後呢,他其實蠻多時間寫這些長文的,是我們圈子裡非常愛看的,好那今天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寫了這個 Stablecoin 了,但他最近又寫了這篇文章,所以我們今天也趁這個機會,我們把他的文章的一些點拿來做討論。

尤芷薇 Yoyo

對那因為我們開場就提到Arthur Hayes 他這篇文章嗎,其實它內容真的很精彩,很希望大家如果有時間的話,去看這篇文章的全文,但是呢 Andrew 非常好的,就是幫我們做了一個小整理,而且他每次閱讀這些文章,都還能夠提出他自己的新觀點,我覺得是非常厲害的一件事,所以呢,他看完 Arthur Hayes 這篇文章呢,他其實把穩定幣的發展時期,大致上分成以下三個階段。

一個是需求買點期 是在 2017 年以前、一個是需求鞏固期 是 2017-2020 年之間,那需求擴張期 是從 2020 年一直到今天。那首先想問一下 Andrew 就是說,為什麼你看完 Arthur Hayes 這篇文章的概要之後,你去理出了這樣的時期,跟做出這樣的分類呢?

XREX 首席經濟學家 Andrew

因為他我覺得不是針對他啦,就任何人在寫這種故事,寫的長文的時候,為了能夠充分展現出,那個故事的細節跟那個邏輯,一定是依照一個事件一個事件寫,這個對於有時間慢慢去,一個一個事件去咀嚼的人來講,這樣寫是沒有問題,而且甚至我懷疑這是最好的寫法,但是如果你要讓觀眾,很快的可以知道說,這所以這聽完了之後,因為聽完了之後你看完他的文章,你一定會有種感覺是,很有趣 很有趣 很有趣,我好像聽到很多故事,可是我還是不知道 What’s the point(重點是什麼),哈哈哈 所以我那我就覺得,從人人從學習的角度來講,他要能夠比較清楚知道說,我到底得到了什麼,我是需要有時間的排序,嗯 對對對。

所以我等於是說他,他的文章完全不是照時間排序,他是用事件來分成一個一個段落的,可是我本來就是說想說,那我也為我自己的理解方面,就是我把它利用時間 做一個鋪陳
然後用一個時間序的方式 去梳理這件事情,對嗯對,那我覺得對觀眾來講也聽眾來講也比較可以知道說,啊 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情,什麼那個時候大概怎麼樣 怎麼樣,也可以跟自己那個時間的一些事件再去做一些自己的對話跟對照之類。

尤芷薇 Yoyo

而且我覺得每一個時期 他基本上啊,他發生在前一個時期的事情都會影響下一個時期的發展嘛,有一些很關鍵的事件,其實他會具有連貫性,我覺得把它拆成這三個時期,對於我們的聽眾來說,應該也是理解上面會變得相對容易的,所以呢 在這個系列特輯第二集呢,我們想要先從穩定幣 2017 年前,也就是我們說的「需求買點期」來討論,因為現在的我們看穩定幣,絕對是最火熱的議題啊,所有人都一定要做的,可是當它 2014 年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沒有人真的很在意它(穩定幣),或者是當時並沒有這樣子的需求,甚至是沒有這樣子很熱絡的討論,所以這邊想要先問一下 Winston,就是說 全世界第一款穩定幣就是 USDT 他問世到今天,其實經過了快 11年的這樣子的發展,USDT 他當初到底,是在什麼樣的背景或者需求之下誕生的?

蕭滙宗 Winston

在 2014 年那個時候其實你真的去想,我們今天講的是 2017以前嗎,就是他過去 其實要包含 2017 整年的,不然他還沒東西可以講,真的沒東西可以講 哈哈哈 OK,好 這個 USDT 它誕生就 2014 年嗎,然後看這個資料的話 大概是 11 月,幾乎就是快 2015 年的了 OK,那基本上 是真的沒有什麼應用,那我還記得 我沒有意外的話,我也是在 2014 底的時候就聽過這個東西,當初他們就講說就是,這個(USDT)是要給這個,跨境貿易去使用的 USDT,其實連我自己都聽不懂,我為什麼需要它,等於整個跨境貿易要做,這個支付清結算力,牽扯的東西太多了 還有帳這些東西 USDT 怎麼用啊,所以連我自己就是,一直在經營這個新興國家,這個進出口貿易的,我聽到 USDT 這種東西的時候,我都 一時之間轉不過來。

他到底可以幹嘛?我就不太覺得說,這東西有有它必要性,那果然它出來了 OK,一整年這樣 一直到 2015 年底喔,也是差不多快一年了,Bitfinex 交易所 OK 自己也才上這個 USDT 的交易對,可是一樣 沒有什麼人交易,為什麼 因為大家習慣美金的嘛,在那個時代的時候,其實 banking(銀行系統)還算是可以用啦,就是銀行有沒有,還沒有對 Crypto(加密資產)這麼的敏感,大家都直接用美金去買比特幣這樣。

對嗯好 應該說 應該全世界九成的量,九成五的量(加密資產交易量)沒有,就是集中在美金和人民幣,嗯對嗯對 那我記得很深刻,那時候我用的交易所就 Bitstamp,然後 Bitfinex 就入金沒有什麼大問題啦,美金沒有什麼大問題,那個背景中國大陸的交易所,哪有什麼美金 誰有美金 沒有都是人民幣,就直接人民幣報價比特幣,你看今天一間都沒有,可那個時候是中國大陸可是雨後春筍,今天 HBO(交易所) 之前還有好多間呢,什麼 BTCChina 有沒有 是吧,很多啦 很多啦 我今天講了這個,這個名字應該大家,那個很老很老的你就會知道哈哈哈。

所以不存在 可那時候可是,對啊全部都是人民幣人民幣是通的,對銀行就是直接打人民幣啊,就直接這樣進去,根本沒有什麼問題,所以其實在那個時間點上面,其實真的 雖然有聽到 USDT 這種東西,可是真的沒有什麼應用,所以在 2015 年 2016 年的期間,大概它(USDT)發行(量)就 300 萬美金(至)400 萬美金 就這麼多,OK 從他發行的兩年多 就這麼的少,那 2016 年因為 2015 年底的時候這個,Bitfinex 有上了這個新的交易對嘛,它(USDT)也勉強大概衝到,這個1 億(交易量)左右而已 很小,所以真正的關鍵有沒有
是真的是在 2017 年,2017 年有沒有 發生的還幾個還蠻大的事件 OK,造成了這個 USDT,從那邊站上了 Wayne 剛剛講的 第一個 Product-Market Fit,OK 市場上面就是自動就是 所以我上一集有講過啊,基本上那個是時代的這個,很多的巧合是走在一起的哈哈哈。

有沒有稍微蹦出來就是,對啊 並不是說 我不覺得啦,我不覺得它是一開始就是很 Strategy(有策略),就是很有很有這個遠見有沒有,就是會知道說 今天(規模)可以長這麼大
你那時候是說。

尤芷薇 Yoyo

「在既有的金融體系的裂縫之中,長出來的藤蔓」「技術藤蔓」技術藤蔓 對。因為剛才很有趣的事情是,我剛才講說「需求買點期」其實在 2017 年前,然後從剛才 Winston 的那個
補充(內容)裡面也可以發現,他對 2015 還有 2016 真的是沒什麼熱情,就是想說 「啊就也沒什麼可以講」這樣關鍵時期應該是 2017,所以 Andrew 也壓了這個時間 就是 2017 年前,可是當我們要講到 2017 年前的時候,絕對不可以忽略 2017 這個關鍵點嘛,那這邊也幫大家就是,小小整理一下剛才 Winston 說的。

因為全世界第一款穩定幣我們大家知道它就是 USDT 嘛,可是呢 當它(USDT)被較為「穩定幣」之前呢,他其實還曾經一度叫做「真實幣」 Realcoin 對所以剛開始的時候 對,2014 年 10 月 6 號的時候,他還叫做 Realcoin 真實幣,一直到 2014 年 11 月2 0 號的時候,他才是現在大家所熟悉的「泰達幣」或 USDT 這樣子 對,而且他就像 Winston 說的
2015 年的時候才正式在 Bitfinex,就是 USDT 的發行商 Tether 所經營的,這個交易所上面去上架。

黃耀文 Wayne

還有很重要的是「穩定幣」這個名詞,哈哈哈 Stablecoin 這個名詞,這個名詞是 就是在那個年代啊,Tether 這個集團他 promo 出來的從 Realcoin 變成 Stablecoin,那 Stablecoin 這個字就一直,用到了今天「穩定幣」這個字 嗯。

尤芷薇 Yoyo

那我這邊想要問一下 Wayne 就是說,2017 年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麼重要,讓這個 2014 年到 2016 年某種程度上乏人問津,或者大家找不到它「剛需」的穩定幣,突然間就是 找到了他的這個裂縫,而且他就蹦!這樣長出來,然後大幅的生長。

黃耀文 Wayne

2017 年我自己覺得發生了可能發生了「三件事情」湊在一起,第一件事情呢 就是那個時候法幣的渠道,原本這些交易所都有法幣的渠道,剛 Winston 講的人民幣的渠道也有,然後美元的渠道也有在 2017 年的時候剛好呢,因為可能幣圈的成長吧,造成這些監管的 慢慢已經在關注了,那慢慢關注的情況下就會給銀行壓力啊,銀行呢 就慢慢的開始關閉他們對交易所的服務,這個發生在 2017 年。

所以 2017 年呢,交易所開始有壓力,就 說哎銀行銀行一間一間關掉了,那接下來 我們還有沒有法幣渠道可以用,這是第一個,我想也就是 Arthur Hayes,然後這這一部分,亞洲跟台灣都扮演的很大的角色,你看 Arthur Hayes 在這邊說 Taiwan became the de facto center Of crypto banking for all the largest non-Western exchanges The largest non western exchanges Which controlled the majority of Global crypto trading liquidity。

台灣那個時候 他(Arthur Hayes)講的不是我講的哈哈哈,台灣成為了這個 提供這些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銀行帳號的一個主要的地方,那我們其實 我們就不講名字,但是那個時候台灣其實蠻多銀行,都有在提供交易所相關的服務,他接下第二句話很重要 That is because A few Taiwanese banks allowed exchanges to open USD accounts And somehow were able to maintain Their correspondent banking relationships With large money center Center us banks like wills Fargo Center US banks like Wells Fargo。

主要是說 第一個 OK,台灣我們這些銀行願意去服務交易所,但是第二個,而且有取得到中轉行的支持,為什麼呢,常常當你是在當你一筆錢是來自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時候呢,常常美國他是怎麼去,在這一方面呢 去影響全世界呢他就讓中轉行 不幫你中轉好,所以 你台灣的銀行好啊,你要去服務這些交易所可以,可是你這個錢要出台灣的時候呢,我中轉行不幫你服務啊,這個也就造成 我記得是 2017 年,因為被 Bitfinex 很多的錢 卡在台灣,然後 Wells Fargo(富國銀行)擋他不讓他出去,2017 年 4 月 OK,然後造成了這個 很有名的 Bitfinex 去告 Wells Fargo(富國銀行)公開告 Wells Fargo 這個事發生在我們台灣,我們台灣其實在那個時候是世界的中心點啊。

所以那個時候 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密貨幣交易所 開始慢慢的失去了法幣的渠道,第二個呢,我覺得是這個幣安的創辦人 趙長鵬先生呢,他離開決定離開 OKX(前身是 OKEx)
然後去創立了幣安交易所,這個為什麼重要,因為新的交易所創立 在那個年代啊,你是一個新的交易所,你要去跟銀行談法幣渠道,幾乎沒有可能,所以那個時候造就了幣安,我覺得也是 趙長鵬把這件事想的很清楚,因為穩定幣存在 所以我創造什麼呢,我創造「幣幣交易所」,我不去再花一兩年時間 去跟銀行談,這個銀行的法幣渠道 我不需要了,我可以很快的 我只要有技術啊,那我就「幣幣交易所」為什麼呢,因為法幣這邊 雖然沒有美元,那有 USDT 嗎,那大家就所以這個「幣幣交易所」被他喊出來,這是第二件事情。

那這個概念讓 往後的交易所呢,可以跟穩定幣結合,來去很快的去做高速的成長而不受到傳統金融的 那麼大的限制,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呢,就是也是 2017 年開始 ICO(首次代幣發行)隨著這個 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創立了以太坊(Ethereum),以太坊讓這個 ICO可 以實現啊,ICO 這麼多的加密貨幣小幣出來呢,配合著上(架)幣安交易所啊,這些新興的交易所然後做幣幣的交易 是當時很受歡迎的,我覺得這三件事 突然之間,讓穩定幣找到了第一個 Product-Market Fit,這個第一個 Product-Market Fit 是什麼呢
就是說很有趣的是,加密貨幣由於它早期可能因為它不受到傳統就 有那麼多限制,可能因為它不那麼的嚴謹,它不需要每天去結算等等的,所以無論歷史原因是什麼,但是加密貨幣市場是很特殊是 24X7 不間斷交易的一種市場,這個在全球金融市場裡面 算很特殊的,股票市場不是這樣,外匯市場也不是這樣但是加密貨幣市場是這樣,那在這種市場,然後呢 傳統金融又跑的比較慢,而且態度上不支持(加密貨幣),而且傳統金融不是 24X7(全年無休),銀行基本上六日(週末)也都不營業,在這種狀況下 你要怎麼樣快速的,可以在這個加密貨幣市場裡面去跑你的流動性,讓市場變成一個非常有效率的市場,讓搬磚族群 可以有效的又去搬磚等等的,我們發現說穩定幣非常合用,所以這個就是他的第一個 Product-Market Fit,基本上建構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傳統金融並不支持加密貨幣,第二個,加密貨幣市場又是 24X7 的,傳統金融本質上也沒有辦法支持,在這個情況下 穩定幣特別的適合,因為一方面你不需要傳統金融的允許支持,你就可以來做,第二個,穩定幣也是 24X7 在跑的,所以我認為就是這樣 在那個時空背景下 USDT 找到了穩定幣的第一個 Product-Market Fit。

蕭滙宗 Winston

所以 2017 年是真的很關鍵的,而且這個幾個事件 有沒有就是像 Wayne 剛剛順的,第一個就是 Wells Fargo 那個事件,他其實有個兩個 重要重要的影響,那大家知道說 Bitfinex,那時候是全世界最大的交易所,真的很大 等於就是除了中國大陸體系以外的交易所,他就是龍頭 全世界龍頭,所以他的那個吸金都是很大的,也是整個集團現在這個集團我們大家看的是 Tether Bitfinex 是比較小的集團,可是那時候是反過來的。

然後 Bitfinex 是一切,所以當這個銀行 對他單方面實施,這個終止這個電匯的服務,我給他去告 Wells Fargo 這件事情其實惡化了 惡化了全球銀行,對於加密貨幣的制裁,那個時候因為銀行單方面,因為 Wells Fargo 的關係中斷這個電匯的服務,OK 把新聞鬧得很大,所以那個是剛開始就是一個序幕,就是所有銀行也沒有在,做這個斬斷產業的這個出入金管道的行動,幾乎所有的銀行 而且他不是只有他們這種業者,你居然是一個消費者,一般的人你匯個錢進去,我都記得 你匯錢進去這個交易所裡面,Bitstamp 這種交易所,然後你銀行打電話問你,你是幹嘛?我還真的有個銀行就這樣被 shut down(關閉),OK 他發現你會跟交易所互動,他就把你的個人私人賬號就關掉,根本沒聽過 Bitstamp,他只問我說我沒有 你為什麼匯這個錢呢,我們光明正大就直接講說,那個是加密貨幣交易所然後他知道了 OK,隔天打電話過來要我把錢全部領走 OK 就是要關戶,嗯就是 莫名其妙而且真的很快速,也不跟你講理由,我覺得那個背景是這個樣子,加密貨幣瞬間在銀行界 變成一個瘟疫,OK 那這個是美元的世界。

第二個 全世界 50% 的交易量一定更高絕對更高集中在中國大陸,那個是大媽時代哦,大媽買比特幣的時代很可怕哦,真的哦 就是主要的這個 Market force(市場力量),就是中國大陸的交易市場也瞬間就是被斬斷的,所以所有大陸交易所被清空,人民幣報價的交易所直接被清空,全大陸瞬間沒有人民幣報價了,然後孕育了誰,兩個交易所一個叫做「幣安」大家知道的 OK,然後幣安直接做幣幣交易嘛,OK 這個知道採用 USDT,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還有另外一個叫做 OTC BTC OK 對插袋,我們台灣這個插袋在中國大陸,因為中國大陸,現在人民幣沒有對口嘛,OK 但是有個幣安嘛,我要怎麼把人民幣打進去,就是變成 USDT 變成幣安,他創造了今天我們大家所熟悉,什麼 OTC 交易啊 C2C 交易啊 OK 這種這種東西。

所以他是第一個,第一個這個 P2P 的交易所 OK,然後所有的 P2P 交易所幾乎就是開始開啓了序幕,但你有有人在買賣比特幣,但開啓了序幕,全部的人的法幣的上下車管道,全部是透過 USDT,然後買到 USDT 我要交易,真的是為了交易而活的,我要去幣安交易所以 2017 年是非常重要的 非常重要,就是跟銀行的這個矛盾開始 OK,然後這個 Bitfinex 跟他的訴訟,然後這個幣安 OK 創立 OTC BTC 開啓了 P2P C2C 時代,OK 大肆開啓未來三年主流的 那個上下車管道,都來自於這個,然後 Wayne 剛剛講的 ICO 的序幕,對 以太坊那時候創辦了,然後開始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幣可以發行,所以產生的那個首次發行代幣 ICO 這個時代,那就是因為這個來自於 Crypto(加密貨幣),這個絕對是我們這個產業的需求,造成的這個流動性開始了,還真的是買的到賣的掉了,因為太多人需要用了,然後慢慢的才有貿易 才有貿易的,因為貿易現在 這個東西變成錢了,還真的是錢的,哪裡都買到賣的掉。

OK 這實質上的貿易(應用)才開始進入 有沒有,他是一個這樣就轉化的過程當中,雖然說他一開始一直在講(USDT 要用於)貿易貿易貿易,貿易可是貿易甩不起來呀,他那個 swing 甩不起來,因為這不是錢嗎,可是當我們這個產業把這個底層的,這個量體打上去的時候,有沒有 BitMEX 除了就是帶入這個永續性合約以外,它還有一個機制,OK 也影響幣群非常的深,尤其是交易的環境,就是它的因為它是永續期貨嘛,所以它產生了這個資金費率,每半個小時產生資金費率,OK 讓這個 Crypto 或 USDT 也好啊 BTC 也好啊
開始有了 有點你可以講個利息的概念,開始跑出來了,我覺得這也是影響日後 這個幣圈的金融了,所以在加密貨幣產業「錢的成本」,在那個時候開始被定義出來,很多我原本在做貿易,可為在做交易的人,就我就用這個來清結算,因為對我來講已經是錢了,所以他的鋪成是在 2017 年,有個關鍵性的轉換這樣。

尤芷薇 Yoyo

其實蠻讓人難以相信,在 2017 年的時候 一次發生了那麼多事情,因為從 Arthur Hayes 文章裡面也有提到,例如說 當時其實人民幣也開始大幅的貶值,然後加上你們剛才提到的這些所有的影響,然後以太仿而誕生,所以呢 他一直在他文章裡面有提到「了解大中華地區的資金流動方式,讓我更可以理解,主要的中資與國際交易所,如 Bitfinex他是怎麼樣運營的,這點至關重要,因為真正的加密資本市場創新,都是在大中華地區發生的,而對穩定幣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該 Wayne 也有補充的,我們台灣在裡面,可是也扮演了一個蠻重要的角色甚至是你剛才提到的幣安什麼大家都知道,但是那個 OTC BTC,我們可能就不是那麼清楚,但對台灣來說 也是一段重要的歷史,然後 Arthur Hayes 自己的 BitMEX 啊,創了這個永續合約,Bitfinex 也是那個時候做了很多創新的啊,那跟 Bitfinex 啊,Arthur Hayes 的文章裡 都把他們歸在香港,因為他 Arthur Hayes 自己那時候住在香港嗎,Bitfinex 是香港註冊的,這樣所以 台灣 香港 大陸了,對這三個真的架構住了,哈哈哈 引爆了這個整件事,我說我們是那個 真的是隔壁對,現在大家在講那個穩定幣,都在講 Circle 然後在美國上市,大家可能把那個焦點都放在美國那邊,但其實我們回頭看 哈嘍哈哈哈,我們兩岸三地是扮演很重要一個關鍵角色,這樣那這邊想要問一下 Andrew,就是從你的角度看,因為就像我剛才說的,2017 年居然一次發生了這麼多一連串的事件,如果我們從現在回頭看,當然他看起來都是有原因,然後一個接著一個一個接著一個的,但是既然你把這一段時間,就是 2017 年之前的這一段時間呢,把它定義為「需求買點期」,你是怎麼樣看這樣子的一段時期他去醖釀這樣子的能量,或者是醖釀後續發展所需要的基礎?

XREX 首席經濟學家 Andrew

因為我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就是說剛 Winston 有講,他說他覺得 2017 年以前沒什麼好談的,我同意 從它沒有那麼多事件,你會直接促成他的需求,而且他也說了嗎 就是那個時候
其實 USDT 發行量級非常的少,好 200~300 萬美元,你剛剛是這個數字吧 200~300 萬 300~400 萬是,2015 年的到 2016 年就是 200~300 萬,2016年 1 億,2017 年 14 億,OK 可是我想要表達的是說,他之所以之後會有那麼多的空間,那個時候雖然沒有發生什麼事,但它是有買點的效果,因為如果你要去看真正 USDT,那個時候需求 某種程度,當然現在有點是有點事後論,,但是那個如果你回過頭來看的話,它比較科學的衡量方式說,那個時候美元整個加密貨幣的市值已經到達多少。

因為你可以想成說,為什麼我要去看這個因為我可以想成說,如果我把這些法幣通道都切掉的話,那有多少能量 可以轉換成 USDT,所以其實那個時候的美元暢通,其實是在為後續的環境做準備,因為有很多人,可能在沒有那個美元跟人民幣暢通的時候,他是不會進去的如果沒有那個管道 我是不會進去的,可是你你創造了一個環境,讓我進去了之後讓我已經進去了之後,那我當卡在裡面的時候,那我可能願意用 USDT 的這有道理 對對對對對。

所以那個時候其實 我會把用「買點」,就是他真的已經在做各種就是買點的事情,那個環境就是一個買點的環境,就是今天只要你們全部人都擠進去了,那當我把門一關起來的時候
USDT 不得不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東西,所以我會這樣命名是有這樣的原因的。

尤芷薇 Yoyo

我覺得蠻有趣的,因為可能很多人都會,就是是比較偏事後諸葛的去看這一件事情,可是就像 Winston 等講的,其實一開始 Tether 發行 USDT 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他的 Vision(願景)他有一個願景他可能是和跨境貿易,或者我們現在在講個清結算是有關的,只是沒有想到他一開始就掛鈎到了關於幣圈裡面的這些事情,導致變成幣幣交易,優先創造他的底層
而直至今年 2025 年的時候,我們發現跨境清結算,是他的最佳應用場景,所以 2017 年前你把它設定為買點這樣。

XREX 首席經濟學家 Andrew

對對 剛覺得那個買點,其實我還有一個東西要補充,就是說我覺得大家對於人類生活這剛需哦,其實我覺得有分兩種分類法,一種是大家都能夠想到,就是吃飯、交通 這種是很明顯的剛需,可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剛需,我覺得很少人在討論就是說他不是我的必需,可是我一旦使用我就回不去,那我覺得最簡單的例子是高鐵,我相信很多人就是也不會在高鐵真的問世之前,覺得說我非要南北移動就是要這麼快,或者說他也不會去思考說,我其實是可以在台北工作,但我就住桃園,他是不會去思考這可能性,他也不會覺得這個一定必要
但是他一旦實現,他進入這個圈子裡面之後,已經變成一個已經 realize(認知到)之後,你要再給他拿掉他不要。

蕭滙宗 Winston

就是我講的「麻藥」啦。

XREX 首席經濟學家 Andrew

對對很多在金融上面應用有沒有。他是有上升嗎是是是,感受不到是是可是一旦你嘗過了更好的東西你回不去,對那我想要表達的說,那這件事在 Crypto 的意思就說,有一些人 他們那陣子法幣很暢通的時期,他進入這個圈子以後,他可能一定是會有些人他覺得,這種金融心態他是非常滿足的,那你當你把管道切掉的時候,還是不願意回去的,對這就像是 你有了網際網路,有了網路你上過網了要再(讓你)斷網回去你真的是沒辦法,那個時候就這樣啊,那個區塊鏈創造出來的這種金融服務,真的就像是有網路 沒有網路的這種區隔了
一旦你進去的很難出的來。

尤芷薇 Yoyo

這讓我想到我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他就說在汽車出就是出現之前啊,其實你是很難想象出汽車的,所以你問人們說他想要什麼的時候,他就說我想要跑得很快的馬就是有一點像這樣,因為你想不到嗎,但當汽車一出來的時候,我就只要用汽車或者是我記得在我們這個很當代的情境之下,發生的一個很類似的情境是 UberEats,那時候 UberEats 要進台灣的時候,很多人就說怎麼可能有人要花 30 塊到 40 塊,讓別人去買東西來給你吃啊,就在你家樓下而已,我現在在超常叫樓下的東西有人送來給我吃。

黃耀文 Wayne

我記得那個時候我熬夜去看那個 Steve Jos 發表 iPhone 嗎結果我第二天哇,你知道台灣多少媒體在批評 iPhone,因為台灣我們是一個以製造為主的所以我們想說,你這 iPhone 什麼規格都沒有比較好,然後又這麼貴怎麼怎麼樣,可是到後來 smartphone 這種東西,大家已經是必須的。

蕭滙宗 Winston

你們你們都好高大上啊,我就我就想到說還沒結婚以前,我是我不知道單身的好,哈哈哈哈哈哈。

尤芷薇 Yoyo

你想回去是不是哈哈哈。

蕭滙宗 Winston

不可以讓我老婆看到這一集,哈哈哈哈嗯。

XREX 首席經濟學家 Andrew

而且還有那個時候以太坊的創立之後,他因為他讓 太坊的創立,對我來說 最大最大的一個啓示是說,他讓發幣這件事情沒有什麼技術門檻,就比如說,你可以看到市場上有很多小幣,那我自己認為在,因為我自己本人也是有在中國工作過,我其實能夠體會到他們的職場文化各方面的,這種年輕人對未來的這種想象,我覺得他們是很願意花錢去買小幣當然風險也大但他們願意扛哦。

黃耀文 Wayne

所以 2015-2017 啊以太坊的創立也就是幣圈的,應該說 區塊鏈產業的基礎架構的創立了啊,他一方面讓大家可以發行在上面發行自己的各式各樣的幣,啊促成了後來的這個 ICO 熱潮,以及幣安幣幣交易所的流行,同時也幫當時最大的是,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解決了基礎架構的問題,因為各位要記得,Tether 剛開始發穩定幣的時候是很辛苦的,他是在比特幣鏈上面架了一層 Omni Layer ,Omni Protocol 因為沒沒有其他的鏈啊,好沒有專門給你發幣的鏈啊,那以太坊是第一個,可以說達到這個功能的嘛,啊所以你看,以太坊就是在那個時候的鋪陳,他同時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到 2017 那時候技術也成熟啊。

尤芷薇 Yoyo

對所以很很有趣的是 USDT 某種程度上已經經歷過了這樣子的過程的,就是以前覺得啊我幹嘛用 USDT,結果 他遇到的第一個 Product-Market Fit,就是剛才 Wayne 跟 Winston 說的那段歷史。2017 年的時候發生了非常非常多的事情,讓他第一次遇到了他的 Product-Market Fit,那 Wayne 你要不要那個 調一下大家胃口,接下來你還有兩個他很重要的時期的 Product-Market Fit,是我們在接下來會跟大家細講。

黃耀文 Wayne

但是現在可能可以跟大家分享一點,這兩個 Product-Market Fit 都是「出圈」的,那麼有一個是 是我認為 Tether 的主軸,有一個是 Circle 的主軸啊,那這個我們就賣個關子我們下周再講,那但是呢我們各位可以看得出,這個啊,在幣圈 找到的這個 Product-Market Fit,到現在 我們兩大巨頭呢,他們在裡面呢 都還在競爭,那就是在比的就是說,所有的使用者,在中心化跟去中心化交易所上面交易的時候,以美元為主軸交易的時候呢,大家用的是 USDC 還是 USDT,那你可以看到就是說,美國跟歐洲的這些合規交易所,可能他的 USBC 的用量蠻大的跟 Circle 呢,可能也有一些特殊的這個 partnership(夥伴關係)一些合作關係,那麼歐美以外 尤其是在新興市場,尤其是在亞洲呢,現在似乎都還是這個 USDT 的交易量跟流動性比較好,這這個是我們講說幣圈,找到的第一個 Product-Market Fit,但是可以提一下就說,這個 Product-Market Fit 的本質是什麼,如果你有一個市場是交易速度非常快的而且 24X7 的,那麼傳統金融在作為,你的流動性供應商以及你的造市商,彼此之間 跑流動性用的流動性工具上面呢,傳統金融是 沒有很多好的工具啊也慢也貴,那 Stablecoin 是非常優秀的,那這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後來可以看到呢,最近這幾年在 美國傳統券商跟銀行之間,也開始大量的使用,那這個時候他就出圈了,那這個我們後續幾集再講。

尤芷薇 Yoyo

大家應該已經覺得,這個節目到這邊啊光是兩集的節目就已經非常的精彩了,那如果依照我們今天討論的這個話題,基本上我們跨了兩個 Andrew 畫下的這個時期了,一個是「需求買點期」跟「需求鞏固期」,因為「需求鞏固期」是 2017-2020,其實我們已經講了一些,2017 年發生的重大事件,那 Wayne 接下來在下一集,會跟大家分享的另外兩個
Product-Market Fit,就一個是Tether 的 Product-Market Fit,另外一個是和 Circle 比較有關的 Product-Market Fit,也是橫跨兩個時期,就是「需求鞏固期」跟「需求擴張期」
這兩個由 Andrew 畫下的這些時間軸。

那我們接下來就期待,三位繼續為我們帶來,對穩定幣的觀察,因為現在看起來穩定幣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了,但是其實像我們上一次講的,我們目前對穩定幣的想象,跟它的種類其實還是非常小的,可是當我們覺得他很成熟的時候,當這一集我們在去看他的歷史的時候,就會想說哇,天啊 2014 年到 2016 年的人,真是沒有什麼好講的,所以我覺得自帶給我們蠻多衝擊的,尤其是我們現在,能夠回頭去做一個全面性的回顧跟去解讀它。

黃耀文 Wayne

也幫我們的聽眾朋友出一個功課啊,幫我們自己出一個功課,這三個我們要講的 Product-Market Fit 呢,其實都發生在美元穩定幣,大家可以想一想「非美元穩定幣」,各個國家的比如說日元穩定幣,然後台幣穩定幣,然後是墨西哥幣穩定幣什麼的,Product-Market Fit 會發生在什麼樣的場景,下面大家可以一起來想一想,所以 在接下來的這個系列特輯「穩定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大家可以期待,我們為大家帶來更多不同的穩定幣相關的討論跟觀點。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的話,請記得訂閱、分享按讚跟開啓小鈴鐺,然後這邊也提醒一下大家,我們這個系列特輯呢,做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安排,就是我們會每一周推出新的一集
因為大家現在對這個話題,實在是你知道太好奇,而且他變化非常的快,所以我們希望呢,能夠可以多跟大家有些互動。

如果你有什麼意見或者你有想要聽的話題,你有些想要問的問題,也都歡迎在我們的節目下方留言給我們,我們都會去看哦,那我們就下一集再見嘍,拜拜謝謝大家。



Web3 大西進

由 XREX 交易所兩位共同創辦人黃耀文 Wayne 與蕭滙宗 Winston,以及 XREX 集團企業溝通資深總監尤芷薇 Yoyo 輪流主持,帶你了解去中心化的概念,從各面向看懂 Web3 世界。

關於 XREX 集團

創立於 2018 年,XREX 集團是一家擁有區塊鏈技術的國際金融機構,與銀行、政府及用戶密切合作,共同改寫金融定義。

XREX 集團將普惠金融視為社會責任並希望為此盡一份心力,持續運用區塊鏈技術推進金融參與權、金融使用權與金融教育權。

XREX 集團新加坡子公司於 2024 年 5 月取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大型支付機構 (MPI) 執照,臺灣子公司鏈科股份有限公司則於 2022 年 3 月,完成與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並於 2025 年 3 月 31 日前,向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辦理洗錢防制登記。

更多部落格文章

反詐騙/反洗錢/幣流追蹤

2024 年 04 月 12 日

XREX 分析台版 N 號房「創意私房」鏈上金流:誰是兒少性剝削背後獲利的人?

部落格

2025 年 06 月 03 日

全球最大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發布黃金穩定幣 XAUt 首份審計報告!黃金儲備已達 7.7 噸

部落格

2025 年 04 月 10 日

打造高效團隊的關鍵!職場上「量身定做」的溝通為何很重要?|XREX Mentor x Mentee 特輯

編輯推薦

【Web3 大西進完整逐字稿】穩定幣一開始沒人用!解析 2017 年讓 USDT 大爆發的三大關鍵事件,臺灣竟有關鍵角色?

部落格

2025 年 07 月 02 日

【Web3 大西進完整逐字稿】穩定幣一開始沒人用!解析 2017 年讓 USDT 大爆發的三大關鍵事件,臺灣竟有關鍵角色?

【公告】XREX 交易所 7 月底推三大調整 同步祭出「新臺幣交易零手續費」優惠

官方公告

2025 年 07 月 01 日

【公告】XREX 交易所 7 月底推三大調整 同步祭出「新臺幣交易零手續費」優惠

【預告】新臺幣交易零手續費!XREX 交易所祭出優惠,不到 500 元就能買比特幣

官方公告

2025 年 07 月 01 日

【預告】新臺幣交易零手續費!XREX 交易所祭出優惠,不到 500 元就能買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