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大西進」是交易所XREX與區塊鏈媒體《Web3+》共同聯名製作的Podcast節目,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區塊鏈。
節目由XREX執行長黃耀文擔任主持人,在每一集的節目中,都會有他最犀利的觀察、評論。「Web3大西進」固定每雙週一於《數位時代》Podcast頻道更新,千萬不要錯過。
本集「Web3大西進」由XREX交易所兩位共同創辦人黃耀文(Wayne)與蕭滙宗(Winston),以及XREX執行長辦公室資深總監尤芷薇(Yoyo)共同分享,主題是節目第一個系列專題「貨幣與錢」。
第一集先帶大家釐清「貨幣、通貨、法幣」等金融術語的認知,本集將深入探索貨幣最核心的功能:價值儲藏。人們對價值的共識,是如何影響我們今天的金融系統,以及區塊鏈金融是否有辦法翻轉人類至今對價值所形成的共識?
本集摘要
- 黃金的共識猶如信仰和宗教,它統治了每個時代的文明
- 價值是什麼?貨幣又該具備什麼特性才能有價值?
- 「美金」指的是「美國黃金」?為什要只有美國的貨幣有個「金」字?
- 貨幣真的可以跟黃金脫鉤嗎?
- 貨幣從「真的」走到「假的」再走到「空的」?
價值儲藏是什麼?
Q:什麼是「價值」?為何保存價值很重要?
在貨幣的三大功能「價值儲藏、交易媒介、計價單位」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價值儲藏」,貨幣之所以具備「真實價值」,是來自人類投入勞力所生產的貨品與服務,任何形式的貨幣都只是會計的手段。
那價值究竟是什麼?消耗每分每秒時間創造的產物,就是「價值」所在,當人類社會開始分工合作,需要透過一個東西來儲藏價值,交換彼此所需,讓分工有了意義,這也是「貨幣」的基礎。
換句話說,當無法好好留存自己努力工作所貢獻的價值,努力就變得白費。
再者,白飯太多吃不完,需要一個更適合儲藏價值的物品,像可以更好保存、交易、計量等功能的黃金來說,人們就會為了黃金更加努力去創造價值(好好工作),累積更多價值(財富)讓未來過更舒服,能儲藏價值的貨幣也成為進步的動力,沒有價值就不能當作貨幣。
Q:黃金是如何用來儲藏價值的?
作為金屬中的一種,黃金不能吃也不能滿足基本生理需求,那是用什麼在儲藏價值的?
蕭滙宗說,其實「黃金」(gold)就是人類史上最能定義「錢」的規格的貨幣,其具備幾項特質,讓散落全球各地的文明恰好都把黃金當作貨幣,用來終結物品貨幣的時代。
條件一:稀有性
黃金是限量的,挖完地球上的礦源枯竭就沒有更多了(這也是太空挖礦的商機所在),雖然有稀有性並不是代表一定有價值;相反的,任何東西若沒有稀缺性,他就會沒有價值,像是灰塵到處都是。
條件二:不可造假且易於辨別
這兩個概念相輔相成。譬如新台幣1千元,若只能藉由照射紫外燈來辨明真偽,流通就會變得吃力,因此國銀賦予其防偽線跟發行序號,來解決這一問題。
黃金可用水來估量其純度,比一般珠寶更好辨識真偽,除了滿足第二個條件還易於切割,這點馬上海放鑽石,因此就 「可攜帶性」 而言,黃金無論分成什麼大小都可以。
條件三:易保存
真金不怕火煉,就算用高溫熔解,還原後還是黃金,並不會氧化或受潮,除非調製王水並浸泡之才有可能被滅掉。
條件四:同質性
兩人分別持有999k金,本質上是具備相同價值的。
因為大自然賦予了黃金前述特性,在時間的推進中,它也漸漸變成最能保值的貨幣。
黃耀文分享自己從哈拉瑞《人類大歷史》書中讀到的,黃金最終能變成大家認可的價值,是基於「智人」(Homo sapiens)基因上能夠達成「群體共識」的能力,進而形成超過250人的群體社會。
人類有辦法對單一概念達成大規模的共識,就是發生在「黃金」上,它能讓我們跨文化、跨地區、跨文明、跨種族、跨宗教等牢不可破的隔閡,可說黃金對人類文明占了何其重要的角色,宛如宗教一樣,其「高價值」的形象跨越數個世紀還是根植人心,黃金開啟的貨幣文明(金本位)還是現在進行式。
Q:比特幣為何稱做數位黃金?
比特幣為何被稱作「數位黃金」?黃耀文在2013年接觸比特幣時,本來持反對意見,無法認同時任央行總裁彭淮南的說法:比特幣是一種貴重金屬。
此話從偶像口中一出,黃耀文開始願意深入研究,才發現比特幣真有被稱作「貴金屬」的資格,概念上根本在拷貝貴金屬的特性,其實就是黃金白銀。
假設政府破產、文明重啟,黃金還有機會重新建立貨幣價值的系統與秩序,凸顯其避險的功能;但現今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網路世界遲遲難以打造一個「網路的錢」,一直到區塊鏈出現以後,比特幣才在虛擬世界重寫黃金的歷史。
比特幣的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設計這套理論已久,但選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公布他的發明,不同於以太坊不斷的升級改良,比特幣難以更動卻也維持住穩定性,也成為區塊鏈上最多人認同與相信的「價值」,成為區塊鏈會計價值的基準來發展虛擬經濟。
Q:貨幣可以跟黃金脫鉤嗎?
「法幣」是以黃金為基礎設計的貨幣,是一個國家所規定「境內唯一流通的通貨」,可以用來買賣物品;第二項功能就是「繳稅」,國家徵稅僅能透過法幣繳納。
統治者為了設計法幣,需要向黃金「借信用」讓人們相信其價值,先用黃金溶成錢幣,統一了度量衡讓人民不再需要隨時秤金塊的價值,這也是第一代法幣的誕生。
從純金幣、合金、銀、銅到金票、銀票、政府發行的紙幣,人民漸漸習慣這些法幣的規格,而不執著法幣的材料是否為貴金屬。
那麼世界各國的錢,在中文都以幣或元稱呼,唯有「美金」字中帶金?
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1944年之後,美國崛起以強權之姿定義了全球主權貨幣,當時他們聲稱全球挖出的黃金有60%都在該國境內,成立IMF(國際貨幣基金會)每印36元美金就要提交一盎司的黃金作為質押。
1:36的匯率定義美元的價值,所有想印鈔票的國家都要依循這套金本位定律,並用美金來做結算,全球戰後重建經濟開始繁榮。
當美國開始向外國進口貨品、出現貿易逆差,無法用美元去調控,其他國家出口貨品賺得美元,到頭來美國國內美金都比其他國家少,且他國向IMF換成黃金造成國際之間的實力消長,美國受不了的情況下,不斷要求重新界定匯率,到最後(1970 年代)直接與黃金脫鉤,從此之後法幣背後再也沒有黃金的支持,由國內生產毛額(GDP)成為價值的基礎。
當法幣脫離金本位制度後,就存在瓦解的隱患,一定會發生,只是時間上的長短。
一旦法幣超印很可能讓通膨失控,貨幣「價值儲藏」的功能在脫離金本位的現代,僅剩「信用」作為基礎:像是開出一個GDP,讓外界相信未來兩到三年都能創造個數字,期間促進人民努力打拚及消費創造產值,最後「預支生產毛額」淪為常態,當經濟衰退沒有調控好,整個金融體系很快進入死亡螺旋。
具體而言,法幣分為兩種,其一是央行真正印出來的基礎貨幣,其二是商業銀行提供借錢信貸等金融商品業務,以準備金制度作為信用基礎,台灣的銀行準備金為10%,也就是說任何人在銀行有存款,就會授權保留10%(給央行),90%借給向銀行借貸的其他客戶。
詭異的地方在於,A君存在銀行的100萬元,其中有90萬元被銀行借給B君,B君用這90萬元向C 君買房子,這90萬被銀行記在帳上,C君因此有了90萬元的存款,卻是實際不存在的錢,銀行此時已撒出「兩個 90 萬」。
這就是銀行不斷製造廣義貨幣(信用)的過程,帳上面從來沒有拿到政府印的錢,完全是借貸方的信用,基礎貨幣為了活絡經濟,透過這個方法不段創造10倍以上的效益。
法幣發揮其「消費信用」功能是調控經濟的手段之一,做得好百業繁榮發展,做不好就通膨過度(反之通縮),這一系統雖然像是騙局,但卻是現階段運作最好的機制,就撐到法幣崩壞、黃金重置經濟系統的循環過程。
從以物易物的時代,貨品自帶價值,貨品本身就是貨幣,是單向記帳的經濟系統;直到黃金從眾多貨品裡面脫穎而出,成為最適合儲藏價值的貨幣,黃金獲得人類共同信賴、成為價值的共識,以第三方貨品介入交易,正式進入雙向記帳的時代。
後來衍生許多金融商品的槓桿操作,都是藉由黃金創造的這套「共識」為基礎;今日的法幣與黃金脫鉤後,則以GDP 與「債務」作為價值儲藏的貨幣,讓法幣的運作越來越空虛,也因此我們可以說,貨幣從真的(物品本身的價值)走到通貨變成假的(流通手段),最後法幣就是空的(信用)。
到頭來,比特幣的信仰者,其實常會跟黃金的信仰者問同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比特幣成為貨幣的基礎,來執行價值儲藏、交易媒介、計價單位三項功能?這個問題將隨著經濟的發展驗證答案。